西部发展论坛>>往期封面

“盖”世英雄马悦

时间:2017-05-12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张佳妮

未见马悦之前,种种关于马悦的传说,就像一个个待解的谜团萦绕在记者心头:

他自己给自己断后路,立墓碑;他自选坐车牌号“陕A250D1”,自嘲是陕西“二百五”第一人;他专盯中国人屁股“洗”上做事,把中国造智能“马桶盖”销往了全球智能马桶盖研发鼻祖的日本……

在高楼林立的高新区一偶,记者来到西安三花良治电器有限公司,与传说中的马悦“面对面”:光头,浓眉,圆脸上架着副无框眼镜,眉宇之间透露出特有的儒雅与神韵。敦实的体魄,时不时散发着关中汉子所特有的质朴、自信、敬业、善思。

“一根筋”的马悦

马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人,生于兰州,却长于西安,父母都在电力系统工作。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是在企业的家属院里混大的“孩儿王”。

马悦在家排行老大,从小就侠肠义胆,经常带着弟弟和院子里一帮罗喽们爬高摸底,行走“江湖”。在大人孩子眼中,马悦脑瓜活络,聪明能干,颇有人缘。尤其是七八岁时就能在家里帮父母料理家务,还能蒸一手地道的馒头,经常为加班的父母送饭送菜,被邻里大叔大婶们津津乐道。

1984年,马悦随父母调动离开西安去了兰州。但煌煌十三朝古都,却给马悦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

心有千千结,一城一世界。“我要回西安!”马悦把高考的目标城市又瞄准了西安。1985年,他如愿考入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前身)管理工程系,寒窗四年,学业有成:不仅入了党,还被推选为院、系两级学生会主席,再次成为大学生里的“孩儿王”。

1989年,马悦毕业被分配到兰州供电局财务处。工作刚刚半年,不安分的马悦又开始躁动起来:“我要回西安!”

当时西北电管局物资公司“掌舵人”胡阿姨,正是马悦母亲过去的同事和近邻。她听说那个当年会蒸馒头给家长送饭的精明小小子,如今大学毕业想调回西安工作就一口允诺了下来。

1990年,马悦再度闯入西安,进了“电老大”单位又是管物资供应。大可养尊处优,舒适自在,但天生好动的马悦仍旧安分不下来。

他主动请缨承包工程项目部,按合同规定每年上缴五万元承包费,并供养三个职工。从此,马悦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见工地就进,逢业务就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三年过去了,马悦不仅完成了公司既定的承包合同任务,还成为“华立”电器开关在西北的总代理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996年,还是这个不安分的马悦,完成了“华立”电器到“奥普”浴霸创业的“华丽转身”,年销售奥普浴霸达1200万元,成为西北区域销售总监;1999年,他又领衔运营北京分公司销售突破1500万元;2000年一跃成为奥普浴霸杭州总部CEO,主持完成奥普浴霸“因为专业,所以安全”的品牌重塑、“决胜终端”的渠道变革和“浴霸因我而改变”的新产品系列开发。次年再次创造了业界的神话:实现年销售额2亿元,净增利润4000万元。

2001年岁末,就在奥普浴霸杭州总部董事会考虑给马悦更大的平台和优厚待遇时,依然还是这个不安分的马悦却再次选择了离开。

此时有人不解:马悦你脑子进水了?还有人说,马悦你犯傻呀?而马悦却义无反顾地说:“我要回西安!”

至此之后,马悦再次悄然无声地消失在茫茫商海中,给业界同仁留下了诸多的疑惑和不解。

岁月如梭。时光的镜头推至2016年8月27日,在以“新模式、大未来”互联网+企业创新为主题的“时代人物大讲堂”上,马悦以三花良治“洗之朗”董事长兼总经理身份,应邀登台发表激情演讲。

他说,人才与天才的差别就是“二”。马悦曾是央视市场营销大赛一路杀入前十名的获奖者,但他还不觉得自己“二”,又给自己整了个“250D1”(意喻二百五第一人)的车牌。在“二”的道路上,二百五第一该够了吧,但他依然没有停下“二”的脚步,他竟在企业的院子里给自己立了一块墓碑,上面镌刻着“此人为中国人便后清洁方式的进步做出过贡献”。他说如果做不到,离世前我就把墓碑给砸了;如果做到了,就权当时留给自己的墓铭志。就是凭借着这股“二”劲,他成为陕西工商界的佼佼者。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最好的智能马桶盖就在西安,就是马悦的“洗之朗”。他从接手“洗之朗”后,就一屁股坐在智能马桶盖上驰骋商海,21载都不曾离开过……

为此,他的大女儿曾不止一次地抱怨说:爸爸你能不能不做这个?连我们同学都嘲笑我。

他对女儿说:一个人一辈子做成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你爸能把它做成就行了。”

从1995年生产出第一台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马桶盖,到如今成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洗之朗”品牌智能马桶盖的高新技术企业,马悦的西安三花良治公司目前拥有在中国本土销售的智能马桶盖34.7%的市场份额,年产销在10万台左右。2016年上半年,三花良治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它因此被《南华早报》和《参考消息》称为“中国智能马桶盖的顶级制造商”。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就在国人赴日抢购智能马桶盖时,日本2号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公共厕所里,全部选用了来自“三花良治”生产的“洗之朗”智能马桶盖。马悦骄傲的说,“洗之朗”智能马桶盖的设计寿命是10万次,远超日本2万次的使用寿命,又针对中国消费市场实际情况专项研发,拥有完全独立的专利技术13项。

马悦用自己的创业故事、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讲述了“洗之朗”行方便之事与工匠主义的企业精神,讲述了市场营销与宗教信仰的形神相通,在工商大咖和专家学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著名产业经济专家、陕西省开发区协会会长金乾生在点评三花良治公司时,讲了这样4个关键词:

一是专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集群化,企业发展的规律是专业化,不能做专就不能做强,没有专业就没有未来。

二是品牌,小企业做大品牌,14年坚守不改初心,终于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市场上有了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美誉度,可以与国外品牌一比高下。

三是价值观,对国家民族、社会用户、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示了企业家的格局境界、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四是创新,注意商业互联网的演变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借助新的渠道方式与时俱进,把事业做得更大。

一直做实业并颇有建树的企业老总陈世元会后调侃,当听到马悦说,人才与天才的差别就是“二”时,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掌来。为马总的幽默,机智,更有些唏嘘,惆怅……他说,在世界所有国家,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不管是美国,还是印度,执著和坚持都是作为企业家最基本的素质。而到了我们这里,居然成了“二”。这虽然是马总的自嘲但依然能听出马总创业路上之艰辛。还好,这样的企业西安还有!还好,这样的企业中国还有!

马悦和他的“口碑营销”

“马悦做人和做事一样,风风火火,热情而专注。他对营销有着始终不渝的痴迷。”

中国著名营销策划专家孔繁任如是说,马悦一直自称是我的弟子,其实他曾是我的甲方,后来成了朋友。

当年马悦在做甲方时,有个重要的创意“急活”需要尽快完成。当马悦得知孔繁任正在上海出差,于是他风风火火赶到沪上把孔繁任“绑架”到地处湖滨路的杜月笙“大公馆”逼活儿,马悦愣是凭着执著、真诚,韧劲,硬是让这个营销大咖为他拿出了高人一筹的创意。

2000年,马悦以其突出业绩和营销理论获得首届“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期间,马悦也正在积蓄能量,埋头做事,低调创业。在市场上一路搏杀的同时,他还经常与国内顶级营销大师聚集在一起交流营销体会。

然而,让同僚们感到奇怪的是,他却极少谈及自己的创业项目,更多的讨论是如何帮助创业朋友解决难题。孔繁任曾不止一次的调侃马悦说:“你是‘身在实业,心在咨询’”。

一次,孔繁任正在“2014中国营销盛典”做主旨发言,马悦又跑去“蹭听”。会后,他给孔繁任呈上自己近18万字的书稿《互联网思维下的口碑营销》,“故伎重演”,再次“逼”孔繁任为其书作序。

望着这位“另类弟子”如此执著,加之其书稿抓住了当下企业营销的“痛点”和“痒处”,与孔繁任演讲主题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孔繁任不禁喜上眉梢,很快为弟子新著作了序。

一时间,马悦的《互联网思维下的口碑营销》以其互联网时代超快捷、低成本、最有效的营销利器,揭开小米、奇虎360、凡客诚品、动感地带等瞬间崛起的秘密而成为全国最畅销的营销书籍之一。

马悦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口碑营销》前言中的两段话,尤其引人深思:“本书完稿后,特意将书中有关“洗之朗”的案例和时下流行的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多数案例进行了删减,其原因有二:

首先,这是一本写口碑营销的书,而作者本人是“洗之朗”品牌的创始人和运营者,读者如心存“被营销”顾虑,就有悖于撰写本书的初衷,故将原书稿纳入的“洗之朗”的营销案例全部换掉。

其二,互联网是营销传播的有力工具,互联网思维是营销思维体系的一部分,这些案例耳熟能详,不希望读者拿树木当森林,曲解口碑营销之魅力。”

只言片语之中,不难看出“另类”马悦的另一面:低调,谦逊,坦诚,大度,从不自说自话,自吹自擂。

其实,从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离奇“闪身”的马悦,并没有隐身商海江湖。而是自主创业潜心电子行业14年,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打造中国智能马桶盖行业的第一品牌——“洗之朗”。

马悦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并购了1991年首批入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高新区的西安四达电器公司。于2002年成立了西安三花良治电器有限公司,专事“洗之朗”智能马桶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另类”马悦在公司大院里给自己竖立了这样一块墓碑,上面写着:“此人为中国人便后清洁方式的进步做出过贡献”。他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后,人们提起马悦能以墓铭志的内容评价他。至此,马悦也成了抱着墓碑进入洁身器行业的第一人。

“我本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是市场潜在需求的挖掘者。”马悦说,我所从事的事情就是把洁身器卖给还不习惯使用这项产品的国人,并“一根筋”地试图改变国人上千年的生活习性。

对于新型智能马桶盖,一些消费者会有种种疑惑。马悦认为,人类几千年来都是习惯于便后用手纸,实际上用纸是擦不干净的。就如同人们洗手的道理一样,为什么只会选择用水洗而不用纸擦。科学实验证明,便后用温水冲洗是最卫生的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生活观念的转变,智能马桶盖早已普遍走进日本、韩国家庭,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消费者所称道。

没有精神的创业项目久不了

马悦在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仍不忘初心,矢志不移。随着马悦和“洗之朗”声名鹊起,马悦先后被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协会聘为导师、西安高新区青年创业大赛评委。

“好多创业青年听我马悦谈创业,给我鼓掌,掌声很热烈。我说你们不要鼓掌了,原因很简单,马悦能说出来的东西很多老师都已经说过了”

说起创业,马悦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说:导师就别给初创者再灌所谓的“心灵鸡汤”了。什么是创业?创业就是探险,就业就是旅游。探险就一个特点,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出门的时候就没打算,目的不是安全回来,而是要看“无限风光在险峰”。他就要奔着自己看好的地方去,所以不是任何人都可能是成功者。

今天你看他还活着没准明天就会夭折了。但是我们应该为这些热血创业青年的生活方式鼓掌喝彩,不要去评论他们的是与否,更不要制约了他们原始的行动本能。

就业就是旅行。确定好路线,订好酒店车票,高高兴兴出门去,安安全全回家来。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所以创业是不断地探险试错,就业是旅游出行试驾。这车好开就开,不好开就换个车嘛。

作为西安高新区青年创业大赛评委,马悦参与了很多创业项目的评审。

被参赛选手私下称为“毒舌评审”的马悦,往往在评审中又凸显出其“另类”的一面,在他看评审项目前他总要先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呢?

他认为,凡是告诉我这个项目现在有多大的机会或有多大的优势,或着能赚多少钱,我都会摇头持否定态度。因为,这又是一个没有“精神”的项目,预计它也长久不了。

马悦坦言:有三个人都说要做油饼,第一个人说,现在做油饼的人少,有机会;第二个人说,他做油饼有绝窍,能赚钱;第三个人说:我要提供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便利的油饼。这三个人谁能做长久呢?遇到竞争,第一个跑得最快;遇到地沟油这样低成本的食材考量,第二个会选择。唯有第三个人,他是有精神追求的,自然也会有底线。

他说,我的这个观点甚至被一些投资公司所批判,他们的逻辑是:情怀不能当饭吃!可试想一下,没有了精神的创业项目,真能正当赚钱吗?试问:没有精神的饭好吃吗?

今年九月三日,是个特殊而值得纪念的日子。马悦在他微博上发声:《我们不能没精神》,一时间引起众多粉丝围观。

——2015年的今天,我们“观赏”了中国大阅兵,为此全国还放了假。记得那天,我流泪了,并不是因为阅兵场面的震撼,而是被习大大带领的中国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所感动。至今,我仍找不到一个词儿来准确表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刺激到我的神经,并由此而产生出同感、同情、同态心理,甚至成为激励我勇敢走出困境的斗志和激情。不仅让我高度认同,甚至重度追随。我必须坦陈:这种感觉是久违的。

我不禁想问:若美国精神是自由,德国精神是严谨,日本精神是忠孝,那中国精神又是什么呢?

我们的年轻人,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却越来越多。投机,已经成为时下的中国社会精神层面的新常态。

有人会说:“大环境就这样,我们必须面对生活和竞争的压力呀”!我想说:不正是因为失去精神支撑,可不就只剩下物质的压力了吗?

中国需要精神。

马悦改变了国人的“方便”方式,用工匠精神践行中国制造,也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制造”。作为中国人更需要这种精气神!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特殊的时代,能让世界和世人钦佩和折服的,永远都是那勇于创新、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