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观察

电视剧《白鹿原》展现关中风情 激荡百年国史

时间:2017-05-24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顾柠语

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白鹿原》,是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问世至今,曾以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今电视剧版也于4月16日开播。八十五集史诗巨制《白鹿原》由著名导演刘进执导,张嘉译、何冰、秦海璐、刘佩琦、雷佳音、翟天临、李沁、姬他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主演。

《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耗费4年心血完成的巨著,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的白鹿村为原型,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之间的恩怨纷争,同时也讲述了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

电视剧开拍伊始,陈忠实老师挥毫亲笔写下了“激荡百年国史,再铸白鹿精魂,祝贺白鹿原电视连续剧开拍”的四尺中堂送给剧组,并几次表示等身体好些去组里看望大家,然而就在2016年4月29日,一代文坛巨匠陈忠实溘然长逝,未能让其在生前得见剧版《白鹿原》开播,成为该剧所有主创们的终生遗憾。如今,该剧即将搬上荧屏(安徽卫视、江苏卫视),也是对陈忠实老师的一份纪念。

作为陈忠实倾尽心血的垫棺作枕之作,从电影改编到如今的电视剧,《白鹿原》影视经历了怎样曲折的面世过程呢?我们在此逐一盘点。

争议不断的电影改编

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一代人的阅读记忆,《白鹿原》自诞生之日起就陷入了无休止的争议之中,而近年来争得更激烈的要算它的电影改编。

200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买下《白鹿原》电影改编权,而早在1993年小说出版一个月后,原西影厂厂长吴天明就开始跟陈忠实谈改编电影的事了。作为贯穿电影改编始终的关键人物,以《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蜚声全国的西影厂编剧芦苇十余年奔走呼号,并七易文稿。2012年9月15日,这部“中国最难拍、最难放的电影”终于上映,尽管小说作者陈忠实赞赏地给了95分的高分,芦苇却不仅拒绝署名,还声讨电影主旨背离原著。

长篇经典小说改拍电影,通常都有无法规避的硬伤。50万文字浓缩成两个多小时的影像,其中的纠结不言而喻。和小说不同,电影《白鹿原》限于时间和篇幅,只能围绕几个关键角色展开,装不下书中的许多情节不说,连朱先生、白灵等主要人物都“进不到”影片里去。尤其是结尾,电影竟在1938年日寇飞机来袭时戛然而止,完全省略了原著中黑娃返乡、被重新振作的白孝文枪决、白嘉轩变盲等惊心动魄的段落。对此陈忠实也只能表示遗憾。

剧版《白鹿原》有更多发挥空间

相比之下,拍摄长达85集的电视剧版《白鹿原》有了更多发挥空间。“这个小说它包含的内容太多了,一个电影是包容不下的,但是电视剧有足够的篇幅去展现原著里头想要表达的东西。”电视剧《白鹿原》导演之一刘进说。

“一开始电视剧《白鹿原》找我,我没敢接,怕给拍坏了挨骂。之前制片人也跟我说过,但我说还是算了。后来张嘉译说要不然一起弄,他说剧本非常好,我一看就觉得很有信心,就答应了。”刘进看完剧本又看了遍原著,觉得剧本改得相当成功,“把很多东西都影像化地表达出来了,而且戏剧性更浓郁一些”。

编剧申捷历时5年,翻阅和《白鹿原》相关的民国史、民俗史等书籍上百本,以求真实呈现当时陕西关中的风貌史实,几经雕琢最终完成了剧本创作,在剧本研讨会上得到了各方专家的一致好评。开拍前夕,申捷更奔赴剧组,与导演、演员对剧本进行深入沟通和再度探讨。

“作为陕西人,我想出演《白鹿原》对我来说已不仅仅是塑造好一个角色,我更希望借此将源远流长的陕西文化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作为影视陕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拥有着大批观众群和“大满贯视帝”称号的张嘉译,当仁不让地成为剧版《白鹿原》最早确定的领衔主演,出演剧中灵魂人物“白嘉轩”。此外,他还扛起了艺术总监的重任。

而在剧中与张嘉译搭档出演夫妻的则是“金马影后”秦海璐,她在剧中饰演的“仙草”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的到来结束了白嘉轩六娶六丧的命运,并成为白家发迹的重要因素。此外,电视剧《白鹿原》还吸引了何冰、刘佩琦、李洪涛、田昊、杨皓宇、扈强、戈治均等众多戏骨级演员加盟。这部由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共同打造的史诗巨作,将为大家描绘出关中广袤土地上半个世纪的时代更迭和岁月变迁。

这部戏大家关注的还是作品本身

但刘进认为“这个戏不是靠卖演员”,因为“这个作品太有名了,大家关注的还是这个作品本身,所以在选择演员上也是尽量找最合适的”。

之前发布的“乡约版”海报以纸质的“白鹿乡约”作为主背景,每个角色的海报设计各有不同。无论是白嘉轩的“见善必行,见过必改”,还是仙草的“能齐其家”,隐约可见的乡约文字均凸显出与该人物息息相关的重点内容。而鹿兆鹏与白灵撕裂的乡约、白孝文与鹿子霖揉皱的乡约,以及田小娥空白的乡约又暗示着各自复杂多变的角色命运。

让田小娥这个原本没有那么重要的女人走上前台,成为极力铺排的主角,也是电影《白鹿原》为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导演王全安试图通过一个卑微的外乡女子无法摆脱的悲剧宿命折射整个白鹿原的历史变迁,但过度聚焦田小娥势必和小说的“史诗感”相去甚远。

为了尊重小说原著,电视剧《白鹿原》的女一号不再是田小娥,在电影版中“消失”的重要角色白灵,此次在电视剧版中将作为主线之一集中呈现。有趣的是,剧版《白鹿原》中饰演白灵的正是曾在电影版中同饰一角的李梦。电影最终因篇幅所限将其戏份忍痛删除,这也令李梦对这个“失而复得”的角色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始终认为我和白灵冥冥之中是有某种牵连的,我爱她的纯真、无畏和蔑视权威的反叛精神。时隔5年再度诠释这个角色,我很激动,终于可以把这个白鹿原上的精灵呈现给观众了。”

“《白鹿原》其实我觉得它是一个生活戏,那个白鹿村就跟个世外桃源一样,甭管外头怎么打,这个村子里时刻都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刘进说,因为这种剧作的底儿还是很厚实的,所以“不会把它拍得非常飘,还是还原真实,尽量营造一个真实感,让大家回到那个年代,觉得你就生活在那个气息里头”。

为了还原关中大地当时真实的生活场景,电影《白鹿原》用的是方言,但这次电视剧却选择了普通话。“虽然故事发生在那个地域,讲陕西话对陕西人会有一种亲切感一种真实感,但我觉得还是应该用普通话来讲,因为《白鹿原》是所有中国人的《白鹿原》。”刘进说。(希步)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