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往期封面

史贵禄,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使命与担当

时间:2017-05-18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2016年,陕西房地产业影响最大的新闻,来源于一句广告语“一个荣民,半个龙首”。

在西安,龙首原是指西安北门外的广大区域。居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荣民控股集团,只是在城市改造中开发了西安最大的棚改项目,然而项目以它的现代文明和文化气息,堪称整个北城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支撑起半个龙首的是荣民控股集团掌门人史贵禄。他以坚定的“报国为民”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沉稳刚毅的民营企业家,就像绵绵群山中的一座奇峰,向天地间映射着山的从容、山的风采、山的精神。

短短16年,史贵禄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缔造了一个超级企业帝国,经营领域覆盖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房地产、融资租赁、金融租赁、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仅企业自己持有的商业综合体及商业步行街总面积就达100多万平方米,年营业收入200多亿元,而且为社会提供了7万个就业岗位,带动1万多个小微企业发展。

成功后的史贵禄始终把企业的腾飞和国家发展相结合,把实现个人财富和共同富裕相结合,把企业责任和回报社会相结合。“常修为人之德,长存报国之心,常怀为民之情,常尽社会之责……”这是他给企业制定的员工自勉十条,也是他不改的初心。

他这样阐述自己的“初心”:“从企业的角度讲,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强大的企业肯定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从人生角度思考,人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尊敬的人,就必须对社会有用。何为对社会有用,就是对社会付出的多,从社会索取的少”。

如今,史贵禄已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等。

报国情怀

“我不是学校长大的。我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吃苦拼搏磨炼大的。”史贵禄说,他所有的创业体验中,最大的感悟就是“只有老百姓都公认你干得好,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30年前,16岁的稚嫩少年史贵禄怀揣着13元钱踏上了创业之路。从在榆林城给商贩打工、卖小百货、开办食堂、经营五金机电起步。然后抓住机会涉足榆林房地产行业,继而又转战西安房地产行业、现代商贸物流等。他一路向前,从不畏难,厚道做人,诚信做事,把陕北人的生命张力挥洒到极致。

30年的艰辛塑造了一个传奇。他从陕北一个山沟沟里的小羊倌,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从榆林城一个卖百货的小商人,成长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他和企业每向上走一步,就承担一个更大的社会责任。

“给国家和人民付出,国家和人民绝不会辜负你”,史贵禄深情地说。他和企业获得了“中国特殊贡献奖”、“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奖”、“全国先进就业企业”等20多项国家荣誉。

史贵禄最敬佩实业报国的企业家。他说清朝末期,弃官从商的张謇在南通办企业、建社区、搞公益,推动国家的立宪运动。民国时期,卢作孚开创了民生和北碚公司,用企业的利润去建学校、建体育馆、建图书馆,抗战时更将整个公司的运力投入到抢救国家资产的行动中。这样的实业家,不仅在当时,即便百年之后,仍将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典范。

在当下这个时代,史贵禄常常思考的是,民营企业家该怎么作为?

他爱和文化学者探讨什么叫企业家?商人跟企业家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他说:“我想是因为爱”。他结合自己的商海感悟写了一篇《五爱》的文章,提出民营企业家要爱国、爱民、爱企、爱家、爱己。

史贵禄的创业人生,也是这样的人生。他的胸怀和抱负,人格和境界不断提升,文化和精神的碰撞,犹如地壳运动后,从平地上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山峰。尤其是他成为全国大人代表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后,心怀苍生、产业报国的志向像山一样,成为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

心怀苍生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我虽然出身贫寒,但从小就崇拜顶天立地、敢作敢为的英雄好汉,也许正是这种英雄情结,总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产业报国的企业家。”

史贵禄身上的企业责任感是真实而坚硬的。2000年,他的企业还在榆林,那时规模也就是两个亿的样子,刚好他离开家乡海则梁20年。村子还是20年前的土疙瘩,乡亲们还是种植着20年前的一粟一谷,依然延续着吃一点、卖一点、过年过节贮存一点的生产方式。史贵禄看着乡亲们还在受着他20年前的苦特别揪心:“我想我有能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当时资金还不是很多的他,毅然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产业化精准扶贫。他在家乡用了15年时间,自掏资金1.6亿元,帮助1万多农民由2000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到2015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8万多元,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描绘了一幅回报社会、爱国爱民的画卷。《海则梁出了个史呀么史贵禄》这首信天游,则是家乡人民对他的感激和真情。

史贵禄多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把这个身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认为6 5万人才能出一个代表,就是国家和人民对他的最高评价,产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催动他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以前他对网络并不熟悉,但是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他竟然成了微博控,粉丝最多的时候达到240万。他常常用微博向网民征求意见和建议,也会在两会上为陕西和各地提出各种议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桂维民见证了他的辛苦:“他提出议案建议最多,被采纳最多,而且是得到各个方面高度评价的代表”。

“从现实看,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获得金钱多少,而在品行好坏;不在地位高低,而在社会贡献大小;不在自我感觉,而在社会评价”。在他的《商海感悟》一书里,史贵禄发出肺腑之言。

虽然史贵禄已经为汶川、玉树灾区、老少边穷地区、新农村建设等捐款3亿多元,但他报国为民的脚步没有歇下来。在总结前15年扶贫经验的基础上,他和企业又计划再捐款1. 5亿元,在陕北新增两个乡的扶贫任务:到2020年要实现各类蔬菜种植面积50万亩;蔬菜大棚3万个;50 0只羊的养殖大户30 0户;50 0亩的家庭农场达到30 0户。同时要实现3个全覆盖:免费医疗全覆盖;消除贫困户全覆盖;人均一个蔬菜大棚全覆盖,到2020年要让两个乡的1.8万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担当使命

龙首文化,是古长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龙首是长安最受崇拜之地,被尊为长安龙脉,华夏圣地。现在的西安北关,龙首村的西边是大汉帝国的未央宫,东边是大唐帝国的大明宫,还有隋朝的大兴城,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南边是明城墙,北边是西安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此,西安市民对龙首原这个地方,有着浓浓的情结。

多少年来,北关龙首原的发展艰难曲折,大多数企业家一提到投资北关危房改造和棚户区项目,往往退避三舍。在拆迁安置情况特别复杂的背景下,不是有实力,不是负责任的企业,政府和市民都不会轻易相托。没有大魄力,没有大担当的企业家,也不敢接手如此巨大的重担。

史贵禄展现了他前所未有的魄力,开始了他前所未有的壮举。

一个民营企业家,投资200个亿,为5万多城市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并担负起建设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担负起扮靓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重任,真的需要一种爱国使命和社会担当,需要一种舍身为民的英雄精神。

荣民·龙首棚改项目,西安最大的棚改项目。处于西安中轴线,南北交通大动脉之上,横跨西安市莲湖、新城、未央三个区,坐拥地铁2号线3个地铁站,南起自强路、北至北二环、东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沿未央路沿线,占地3.7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约500万平方米。

因为项目紧邻大明宫,所以,史贵禄要让项目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深度契合,高度相融。因为项目占据西安中轴线优势,所以,他要把项目打造成为该区域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西安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因为项目横跨3个地铁站,在西安独一无二。所以,他要把项目建成西安市项目规划的典范,建成西安市棚改项目的标杆。

从2009年开始进行改造开发,到2012年第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再到今年同时在建销售9个项目。史贵禄和荣民集团默默无言,一心做事,克服了重重障碍,忍受了种种责难,在西安北城树立起一个个高楼群,一个个商业圈,一个个园林,一栋栋住宅,完成投资60%以上。

今天,从古城西安,出北门而行,沿街之壮观靓丽,已蔚然而成。耸立于龙首原地铁口的宫园壹号和荣民大厦已经成为西安北关的地标性建筑。

2016年8月23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到荣民集团调研时,史贵禄在座谈会上发言说:这些年,我们参与棚户区改造6平方公里,为改善5万多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20多万人的住房条件而努力……娄勤俭听了后鼓励他和全省民营企业: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放下包袱、敢于投资、做优做强,发挥民营经济自身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参与、努力,两个平凡的字句后面,是史贵禄和他的荣民集团报国为民的赤诚之志,是史贵禄创业30年不变的初心。

“一个从陕北山沟里成长的孩子,今天引领着一个民营企业做这样的大事,实在不简单,看到企业界有这样的当代英雄,我就感到振奋”,著名学者雷涛称赞道。

“荣民集团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型民营企业,史贵禄是一个风云人物,在龙首村干了这么大的事情,使龙首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中国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尤其在陕西,在西安,更需要这样的企业家”,著名作家贾平凹如是说。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