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长期在南方沿海城市主政的南方官员,试图将自己过去的经验因地制宜地运用到这块北方的土地上。人们期待他更为开放的理念与南方思维的注入,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2016年12月9日下午,古城西安迎来了她的第一位博士书记。
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王永康调任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出生于1963年11月的王永康,刚刚度过53岁生日,便孔雀西北飞,成为一名“新西安人”。
从王永康的履历看,东部沿海城市主官的工作经历无疑是他此次主政西安的优势之一。另外,他至少还有三大优势:一是拥有工科博士学位和长期的军工科技背景和主管科技、高新技术产业的经历,在西安这个军工和科教重镇可以大显身手;二是在全国第一生态城市丽水主政期间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述的深刻理解和践行,将为西安这座旅游城市带去新的发展理念;三是在浙江这个经济大省的从政积淀,和他在统战部长任上对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讲话的理解和执行,将为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专业领域,成就非凡
公开资料显示,湖北武汉人王永康,1985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在上海理工大学有三年的大学助教生涯,而后,于1988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的硕士研究生。
从1993年5月开始,王永康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7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细心的人会发现,王永康的博士学位整整读了八年时间,尽管时间远远超出惯常认知中的三年,但也反证了王永康的博士学位,可谓成色十足,完全是靠自己的辛苦拿下的。
众所周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及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拥有工学博士学位,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桂拥有理学博士学位,随着拥有工学博士学位的王永康的到任,陕西省委常委班子中将同时拥有四位理工科博士常委,在国内政坛可谓罕见,西安也将历史上首次迎来“博士掌舵人”。
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王永康旋即进入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宁波分所,5年后的1998年1月升任副厅级的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副所长、宁波分所所长,年仅35岁。
对王永康来说,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宁波分所,可谓意义非常。这5年里,王永康的成就不仅仅是职位升迁,其专业领域的成就也不可小觑。通过维普网和知网不完全查询得知,王永康以第一作者撰写的金属材料方面的论文,至少有15篇之多,平均一年三篇。王永康的研究论文,对普通人来说宛如天书,但在金属材料领域,却引领风骚。有人将王永康的部分论文发给金属材料业内人士鉴定后称,王的论文研究方向,目前普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研发领域,是技术发展方向。由此可见,王永康的研究,在二十多年前,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最前沿的技术,迄今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悉,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就是金属材料专业出身,而后下海在新能源领域获取了巨大成功。
王永康同“三钱”之一的钱伟长先生也有一段交集。2010年夏天,钱伟长先生去世后,王永康专门在宁波晚报撰文深切怀念钱伟长院士。文章说,他同钱伟长先生认识于1999年4月,共同出席一个爱国华侨捐资支持中科院高新技术成果在宁波的转化工作活动,后来,王永康还专门奔赴上海拜访了钱伟长。交往虽短,但深受钱伟长高尚人格的感染,以至于听闻钱伟长去世的消息时,“眼眶发酸,内心极为悲痛”。
离开五二研究所宁波分所后,王永康掌舵宁波科委,并为宁波的科技成果转化,高新产业扶持,立下汗马功劳。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4年4月的宁波材料所,是中科院在浙江布局建立的首家国家级研究机构,不仅填补了当时中科院在全省研究机构中布局的空白,也极大地提升了宁波乃至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宁波乃至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主政一方,成绩斐然
其实从王永康兼任宁波市科协副主席起的履历可以看出,其发展方向正在朝政界靠拢。1999年,王永康离开企业,进入政界。任宁波市科委主任、党组书记,继续兼任市科协副主席。
离开五二研究所宁波分所后,王永康掌舵宁波科委,并为宁波的科技成果转化,高新产业扶持,立下汗马功劳。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4年4月的宁波材料所,是中科院在浙江布局建立的首家国家级研究机构,不仅填补了当时中科院在全省研究机构中布局的空白,也极大地提升了宁波乃至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宁波乃至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而从干部升迁的角度看,2004年之后王永康的晋升路径较为清晰。
2004年8月,出任余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4个月后成为余姚市委副书记、市长。直至2006年3月,任职余姚市委书记。3年之后的2009年6月,任职浙江省宁波市委常委。事实上,王永康真正在地方政府的历练,也正是从主政余姚开始。2004年至2008年,国内经济形势正值高速发展时期。而位于沿海的城市余姚,以极具活力的中小企业、宜居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著称。
王永康主政期间,年均GDP增速近15%。如果考虑到此时国内整体经济向好,那县域经济的排名,则一定程度上能说明王永康主政下余姚的发展速度。在2005年至2009年的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余姚位列11名左右。
余姚历练5年之后的2009年,王永康调任重庆市南川区,任区委书记。重庆市南川区是国内少见的撤市设区的区域。王永康调任时,距离撤市设区仅3年。
此时重庆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已经开始引起国内注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重庆经济发展依旧坚挺,未来定位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不过王永康并未在重庆久待,1年9个月后,他离任重庆南川区,再次回到浙江,主政浙江丽水市,并于2013年起任职丽水市委书记。
丽水位于浙江省南部地区,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称,历年来主打“生态牌”。
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0多年居全国前列、浙江省首位。浙江省层面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丽水所有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并取消了对丽水GDP、工业总产值的考核。2013年丽水又专门作出决定,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战略指导思想。2014年全国“两会”,王永康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将浙江省丽水市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议》,呼吁将丽水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并进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这种不唯GDP论的发展方式,简单地讲,是更为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对丽水主政者王永康来讲,也是一种新的历练。主政丽水3年之后,2016年1月,王永康调任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对浙江省委常委来讲,又添加了一名“60后”干部。而对王永康而言,则首次晋升为“省领导”之列。
奔跑吧,西安
王永康到西安后,提出的首个Slogan(标语)是——“奔跑吧西安”,这口号让人会心一笑,
关于王书记这个月都讲了些什么,官方媒体有详细报道,不需要在此一一赘述。伴随着一路调研一路讲,一些新说法在西安官场迅速流传:“奔跑吧西安”、要做“五星级服务员”、要给企业做“店小二”、群众办事要“马上就办”、要将“老外游客”变成“老外居民”、西安星巴克40家不够400家还差不多……
每个提法,都有王永康用心之处,但对于870万西安市民来说,过日子才是主要的,我又不是官场中人,很难有兴趣去系统琢磨市委书记的“重要讲话”。但有一个举动,却迅速成为王永康到西安之后,影响最为广泛的“标签性事件”,也把西安人关注新书记这一“现象”推到了极致:
2016年12月24日傍晚,王用3个小时绕城墙步行一圈,在西安城墙上捡起了27个烟头。消息连夜被官方新媒体“西安发布”公布,不仅发了王永康戴着大口罩弯腰捡烟头的图,还送上了“捡烟头书记”的称号。
这个行为确实褒贬不一。从道理上讲,鼓励大家不随地乱扔垃圾,正常人士都不会有反对意见,但这样轰轰烈烈声势浩大,有些单位一大堆正事不干都跑去捡烟头,实在让看惯了运动式治理的国人厌烦。
有人认为是王永康捡了27个烟头,底下人大拍马屁,才有了“捡烟头行动”;实际上,早在12月18日,西安媒体就报道了“垃圾不落地、西安更美丽”的活动,只是就像湖面上扔了一个小石子,基本上没引起多大波澜。
西安的干部,显然应该更深刻地理解书记的用意,“少卖嘴、多动手”。如果只是理解成带领干部百姓一遍又一遍地捡烟头,想要快速进步,恐怕也难了。对西安各区的主要领导而言,当务之急应该是动脑子想一想,推出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可以使西安的环境卫生真正更上一层楼,这恐怕比捡了多少烟头,都更得领导及百姓的欢心。
“一个外地官员,刚入陕西官场,完全可以多看多听、不刺激谁,先卖各级干部一个好;当王永康以这种方式把自己置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再向现状妥协的,他旗帜鲜明地把自己放到了不思进取、作风慵懒的干部群体的对立面。”有媒体人如此评论。
比起人口260多万的地级市浙江丽水,让870万人口的古城西安奔跑起来,殊非易事。
行动派,最可爱
跟所有下车伊始的官员一样,王永康刚一到任,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密集的调研走访:八路军办事处讲红色信念、国际港务区讲做内陆型开放新高地、城市规划展览馆讲文化自信、周至县讲绿水青山、高新区讲创新发展、雁塔区讲思维能力和管理水平“领头雁”、长安区讲要做“绿富美”。
王永康到任后,《西安日报》头版开起了“长安新语”的栏目,阐述了很多关于西安未来的看法;另一个动作则是要求西安电视台,将原来两月一次的电视问政,改为一月一次,新开了一个“每日聚焦”的舆论监督类节目……
据《西安日报》披露,这档常态化、日播型的问政类节目将“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通过新闻舆论监督,曝光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问题整改到位、促进工作落实到位”。该节目将采用“一事一曝,一事一评议的方式曝光某项工作的不足,用以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据媒体报道,王永康到《每日聚焦》节目组视察。在《每日聚焦》节目组的办公室,王永康与每位记者编辑握手,并勉励大家要做好新闻监督工作,拍好每一期节目,打造西安广播电视台的名牌节目。
很快,《每日聚焦》栏目就开始发挥作用。一则题为《在西安,去工商局办个小事有多难》的消息刷爆西安市民的朋友圈。作者控诉自己经营的广告公司因变更营业执照,在西安高新工商分局办理业务时的种种“遭遇”。
1月3日,《每日聚焦》栏目对工商系统办事难现象进行了报道。王永康留意到了这条消息,决定在开会前先给参会领导干部播放《每日聚焦》报道。一条朋友圈的牢骚,就这样上了全市党政领导干部的“今日头条”
“去政府办个事,时刻都在提醒你:你是啥地位、啥身份,不去时,感觉良好,去了之后瞬间让你回归现实。”短短五分钟的《每日聚焦》中,群众的真实遭遇、记者的暗访镜头、网友的犀利评论,让现场的区长、县长、局长们脸红心跳。。
看完片子,王永康语气沉重:“我们本应该做好‘店小二’,做到‘最多只让企业跑一次’。但是这个小伙子却执着地跑了好多次,仍然没有办成事!出现这样的结果,我觉得很对不起这些在西安创业的小伙们。”
“这个小小的事件却反映出我们政府工作作风的大问题,在追赶超越的过程中,别人都在跑步前进,我们如果还懒懒散散,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慢跑也是退。西安要发展,今后肯定不能这么干!”
王永康对全市工商系统提出严肃批评:市工商局党组要向市委写出检查报告,局长、分管副局长、纪检组长要写出个人报告,说清楚你们的责任在哪里,为民服务体现在哪里。另外,市工商局要好好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工商局局长、分管局长和纪检组长还要参加工商高新分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市纪委要全程监督,及时报告。
“工商高新分局虽然不是你们的部队,但在高新的地盘上出现这样的事,也是给高新区抹了黑!”王永康的板子也拍向了高新区:高新区党工委也要向市委写出专题报告,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分管主任、纪工委书记要分别写出个人报告。高新区党工委还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市纪委全程监督,及时报告。
这位长期在南方沿海城市主政的南方官员,试图将自己过去的经验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古城西安这块北方土地上。人们期待他更为开放的理念与南方思维的注入,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面临挑战,路途艰辛
纵观本次换届,西安乃至陕西新晋的官员中,多数为专家型、学者型官员。比如今年4月履职陕西省委书记的娄勤俭,曾是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专家;省长胡和平为工学博士,曾在清华大学工作多年;副省长姚引良为管理学博士,曾在西安交通大学求学、任教。王永康则有十余年军工领域的背景。螺旋式上升的王永康再次离开浙江,来到陕西,这次的职位是西安市委书记。对他本人来讲,这是首次主政一个省会城市,而且是一个副省级城市。而对西安而言,同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
王永康在沿海城市执政近15年,而目前西安缺乏的是沿海开放、现代的城市管理、治理和发展意识。
西安的军工产业在全国排第一位,就目前来看,西安综合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有各类科研机构36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1个,普通高等学校47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40万,其中两院院士43人,有着浓厚的科研储备力量,但与此同时,西安科技转化能力,却同西安科教综合地位相去甚远,产业扶持仍然不尽如人意。而王永康有近20年的军工领域供职的经验。
作为科技型官员、专家型官员的王永康,或许,在他主政西安的日子里,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将要迎来一个春天。
西安有亟待解决的城市环境状况与全国旅游城市之间的矛盾,而王永康在丽水城市环境治理与旅游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王永康而言,其面临的考验不是三个五个,而是一堆。
对于一个十三朝古都,让它奔跑起来,加速起来,首先就得面对如何打破“城墙思维”。这是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两年以来多次提及的一个词汇,恐怕也是王永康必须认真求解的命题。
从字面上理解,西安的“城墙思维”,起码有两重含义。
第一道墙在心里,如同城墙的方方正正,揣着几千年的老大思想,按照一个模式做事情,跳不出固有思维,创新也就难,敢尝天下先的劲头也就少,干啥都抢不到热乎的。
第二道墙在心外,一道城墙固定在那里,钟楼鼓楼成为中心,把西安城的框架就卡住了,使劲往外扩,修了个二环,再使劲往外扩,修了个三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娄勤俭说:要跳出“城墙”看西安,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出发,运用系统性思维搞好大西安规划,为建设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打好基础。
怎么跳出城墙思维,怎么系统性规划,把西安做到一个新格局之下,这既是西安市的命题,也是陕西省的命题。尤其怎样平衡好现有各版块的诉求,需要高超的沟通智慧。但无论如何,从娄勤俭的多次表态来看,这个“格局”题,已经到了必须痛下决心的时候了。再这么耽搁下去,谁都搞不好。
这对王永康来说,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会。
而在另一个层面,西安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西安作为丝路经济带重要的支点,又是新起点,其发展的契机明显要优于沿线各省。而中央高层对陕西尤其是西安寄予很大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初视察陕西时提出包括“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扎实加强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的要求。
此外,在“一带一路”新起点、建设“中国第三城”等多重政策下,西安市民对于西安的发展也给予殷切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西安肩负着重任,接棒者王永康亦肩负着重任。
王永康在西安市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的讲话(节选)
陕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家乡。西安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我深感责任重大。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名新西安人了。与西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第一,要把好“政治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做到思想上认同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西安落地生根。
第二,要把好“能力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要聚力“富民强市”,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当好“三个陕西”建设的排头兵。
第三,要把好“作风关”:坚决维护民主集中制,努力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团结干事、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努力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感受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自豪感、感受到生活在“十三朝古都”的幸福感!
第四,要把好“责任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打造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打造一支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干部队伍,让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与绿水青山的秦岭生态、绿水青山的创业生态相互交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第五,要把好“廉洁关“:坚决维护党纪党规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刚性。不忘初心,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格外珍惜中央和省委的厚爱,格外珍惜为西安人民服务的机会。带头执行党纪党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加强家风家教,管好自己,管好班子,管好队伍,管好亲人,管好身边人。
只争朝夕地去兑现承诺,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低调务实、勤政善政、多做少说,把西安的发展建立在过硬的富民成果之上,努力向党中央、向省委、向870万西安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钟一 王云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