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陕西动漫产业的发展,一直是碑林区科技产业园的使命。
2006年4月,《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碑林区委、区政府看准了这一商机,及时地做出了发展动漫产业的决定,决定把发展动漫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产业来抓,在西安碑林科技产业园创立了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出台了鼓励动漫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他们规定,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的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并对入驻的动漫企业在房租、宽带使用、人员聘用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补贴;对动漫影视原创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首播的,每分钟分别可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 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在当时的陕西可谓是一场春雨,给西安市的动漫产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催生了动漫产业的发展。
高度决定影响力。这是平台历届管理者的共识。他们组织平台企业的动漫人才,先后赴欧美、日、韩等国考察与交流,学习国外最新动漫资讯和技术。
走出去受益的往往只是少数人,而请进来则会使更多的人受益。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动漫产业发展,他们还把国外知名专家请进来,对人才进行培训。平台聘用了日本、德国、法国的动漫大师指导西安动漫作品的前期策划、技术制作等。“美国好莱坞特效大师——《功夫熊猫》、《泰坦尼克号》、《后天》、《终结者 2》等国际著名大片的特效艺术大师克雷格•霍尔柏林先生就曾多次来西安演讲过。
陕西动漫产业平台摸着石头过河,在交流与碰撞中前行着。经历过外包代工的阵痛,探索发展战略的困惑后,近年来,园区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上终于确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民族的即世界的!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展民族动漫产业,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
2014年,由平台引导,企业创新开发的首部大型动画《大秦五行少年传》在央视顺利开播,该片以“人文陕西,人文中国”为整体形象品牌,在不断深化历史故事的同时,为陕西旅游文化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该片分别获得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国产优秀动画作品奖等,2015年底由广电总局制作藏语版开始在藏族地区播出。
2015年,动漫产业平台孵化中心的揭牌,是园区迈出走向更高层次的步伐,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动漫创业团队、文化科技融合类企业进驻园区共同发展,促进产业聚集,扩大陕西动漫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目前孵化中心在孵项目包括《张骞传奇》、《唐妞》、《丝路小镖王》、《华夏圣祖》、《长安传统节日》、《巧说本草》等一系列具有明显民族特征的动漫作品,为民族动漫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创建的“民族动漫创意空间”正式揭牌,该项目占地面积9000平米,座落在碑林科技园区内,主要包括:(1)打造集创作、制作、采编、录制为一体的原创制作中心;(2)打造致力于动漫基地产业链研究,发展动漫体验与娱乐产业,开办动漫乐园,动漫剧院,动漫产品开发等原创衍生品研发中心;(3)扩充和构建动漫大市场,引入动漫市场大型分销商和承销渠道,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放大效应,着重打造和建设多种经营模式,确保动漫产品制作,发行,承销正常进行的原创作品运营中心;(4)联合国内知名网络播出媒体打造原创作品播出合作平台,为动漫作品的播出寻找出路。
作为全国独家民族动漫研发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累计约1.2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三年,待整个产业链进入稳定运营期以后,预期能够实现年收入超1.5亿元。
“民族动漫创意空间”,将秉承“新国风、新丝路、新动漫”的民族动漫发展理念,以推动民族动漫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把民族文化的血统融入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去,提升民族动漫发展的质量水准,逐步增强民族动漫在世界动漫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促进陕西动漫产业链条的构建和进步,促进陕西动漫与国际接轨。(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