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时政新闻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力促南北区域平衡

时间:2017-05-24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顾柠语

四月的白洋淀,水波荡漾,湖面开阔,一阵风吹来,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曳。这里素有“华北明珠”、“北国江南”的美称。

2017 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覆盖白洋淀。据规划,雄安新区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当很多人还在地图上摸索雄安新区究竟在何处的时候,其实只要说出“白洋淀”三个字,很多人就不再感到陌生。在抗日历史剧中“出镜率”颇高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因其约85%的水域面积皆在安新境内,当地人通常将白洋淀和安新县并称。成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发布后,仅4月2日至3日两天,当地的游客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4.99%。

区位优势

资料显示,雄县北距首都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大广高速、保津高速纵贯县境,到北京只需45分钟行程,特别是津保铁路通车后,雄县到天津红桥区只需15分钟行程。雄县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安新县北距北京市162公里,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安新县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安新县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华北明珠”白洋淀就处于安新县境内。

容城县北距北京110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保津城际铁路、保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1小时可到达北京、天津。容城县紧临北京周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白沟,被评定为“中国男装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

从地图上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未来雄安新区将为河北找到新的增长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历史选择

从2004年“廊坊共识”的出台到2014年的“2·26讲话”(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在会中提出七点意见),十年的时间,北京在寻找疏解自身压力的办法,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则在寻找共同发展的最佳路径。

自2014年开始,京津冀协同发展,尤其是对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消息开始“显山露水”。这一年,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将保定定位为“畿辅节点城市”,与此同时,中央决策层授意之下成立的顶级智囊队伍,则开始了反复多次的三地调研与建言。更加明显的信号释放是中央高层对河北的考察变得异常频繁。

2015年4月,被看作三地协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面世。两年之后,2017年4月1日,保定三县成为了历史的选择,并且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雄安新区。”至此​​​​“千年大计”尘埃落定。

无论从事前还是事后看,这样的选择都不是“率性为之”。在雄安“问世”两天之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向外界表示:“这是综合考虑了交通、地质、水文、建设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反复论证后决定的。‘新区’如同一张白纸,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战略意义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八个字背后昭示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意义。多位区域经济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个国家级新区,对于北京来说,是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对于京津冀区域来说,有利于加快一体化大战略格局;对于全国来说,有利于南北区域平衡,加快形成国家级的城市增长极。

那么,接下来,承载着重大使命的雄安新区,又将如何规划和发展,如何真正实现产业、交通和城镇空间的一体化?深圳、浦东经验对于雄安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在未来开发建设中,应避免哪些雷区?记者专访的众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不言而喻。“雄安新区位于京沪、京九、京广三大交通走廊的中心点,将来北京新机场也布局在这个区位上,这里又有白洋淀非常好的生态环境,所以这一区域有极其高的战略价值。”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向记者表示,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南部是最合适的区位,二者结合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区。

在对雄安新区的意义解读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具有三点意义,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看来,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将给北京、河北各添一翼。一翼是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另一翼是雄安新区,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发展。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吴唯佳表示,从疏解非首都功能到京津冀一体化,到通州副中心的建设,加上之前的交通战略提出来的轨道上的京津冀,以及高度关注的京津冀地区的环保问题,涉及到这个区域的产业创新等,雄安新区是这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未来北京、天津、雄安形成的城市特区,不仅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载体,对带动京津冀一体化大战略格局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北京周边过去有五百多万的贫困人口,雄安新区的建设会使这部分人群跨区流动带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加快形成国家级的城市增长极。”

在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看来,雄安新区承接的是一些非首都功能,未来迁过去的主要是一些企业和经济机关。同时,设立雄安新区是向北向西的一种战略,和东向战略形成了一种平衡。知名房地产与人居学者冯国亮也持相同观点。其认为,解决南北均衡问题,优化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这是千年来都面临的战略问题。

“这次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战略定位之高,可称得上是‘千年大计’。”上海思董产业投资总经理王忠教表示,浦东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攻坚之役”,而现在的雄安新区设立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决胜之役”。(希步)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