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一个致力于中国西部开发、西部创新、西部崛起、西部开放、西部融入世界的著名智库。
她诞生在“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实施前夕,并为这一战略的出台起过助推作用。1998年,在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号召前夕,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张勃兴、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张斌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原书记潘季共同发起、经省委批准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即“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现为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根植西部,服务西部,风雨18载,中心把研究陕西发展及中国西部问题作为主线。中心致力于西部及陕西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每年组织研究员到中国西部有关地区、部门、企业、社区开展大型调查活动。通过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专题研究报告,如近年的“建设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确保新时期我省粮食安全的对策研究”、 “陕西如何应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挑战和机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速全科医师培养步伐”等,结合本地实际,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为国家有关部委、西部地区和陕西省党政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中心设立“西部发展论坛”,每年举行2-4次大型学术报告会,邀请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发展和内政外交等领域的重大问题作专题报告,初步形成了论坛的品牌效应。比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成思危、吴敬琏、梁定邦、曲格平、厉以宁以及著名外交家唐家璇、吴建民、周明伟、薛谋洪、沙祖康、李肇星等所作的经济形势、生态治理和国际形势的报告,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6年,是这个著名智库再次嬗变的一个时间节点。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划转到西北大学。在西北大学的领导下,新一届理事会调整和理顺了中心的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实行中心领导下的院(部)长负责制,标志着中心的工作按照新型智库要求进入了一个新起点、新阶段、新发展。
智库变革元年,中心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推动政府、产业、学界、研究融合上构建新平台;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常态下,为提升对陕西乃至西部发展提供新动能。
回眸2016年,智库紧紧围绕“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陕西追赶超越的目标,积极主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专业化、科学化、实体化的新路径,在服务陕西和西部经济发展上亮点纷呈。
1、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了8项课题,形成了有见地、有深度、有质量的调研成果。
2、《西部发展论坛》与《时代人物》杂志联办并正式公开发行,刊物改版后设置的高端访谈、专题报道、产业观察、丝路明珠、改革人物等栏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青睐。《省委书记娄勤俭,秦岭之巅谋追赶》,《王永康,奔跑吧西安》,《国家记忆,回眸156陕西篇》,《挺进大西安时代》等报道,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被誉为是宣传西部、宣传陕西、独具特色的靓丽名片!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3、完成了大型专题片《长安的村庄》的拍摄,正在抓紧《国家记忆·回眸156陕西篇》的拍摄工作。 4、积极筹备创建156工业遗产博物馆 5、与曲江出版集团合作,出版肖云儒先生等一批专家学者的6本《西部文化论丛》专著。 6、6月25日,在西安群贤别业举行了“一带一路研究院”和西部英才基金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
7、7月25日,在陕西省人大会议厅成功举办了“中国航天成就与发展”的大型专题报告会。特邀请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国著名火箭发动机专家谭永华做了精彩演讲。
8、8月27日,与时代人物杂志社联合举办“新模式、大未来”时代大讲堂活动。 9、9月24日,与陕西省英才委员会、英才交流协会在沈阳联合举办了全国陕西英才第14届年会暨振兴东北经济座谈会。
10、10月9日,与陕西省英才委员会、英才交流协会在黄陵联合组织民族根、华夏魂九九重阳节全球华人黄帝陵公祭典礼活动。
11、10月29日,与时代人物杂志社联合举办“新业态,大趋势——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高峰论坛。
12、11月13日,与陕西省英才委员会、英才交流协会联合组织对蓝田玉产业发展的考察和座谈活动。
13、11月20日,与陕西省英才委员会、英才交流协会在海南联合组织书画进警营活动,并赴三沙市慰问边防官兵。
14、12月3日,由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的首届中国陕西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峰论坛在陕西宾馆成功举办,并签署若干项重大协议。
15、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下设的一带一路研究院开展了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并与欧盟、韩国、柬埔寨、泰国等国初步达成重点项目战略合作意向,以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
16、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下设“一带一路”研究院组建了一带一路企业联盟。
17、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下设“一带一路”研究院完成沣东新城昆明池历史文化研究及产业转化项目以及韩城冠捷集团旅游项目。
18、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下设“一带一路”研究院与陕西省商务厅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培训基地。
19、12月10日,在群贤别业举行了教育培训学院和国医药研究院成立暨《国家记忆·回眸156陕西篇》开机仪式。
20、12月底智慧城市研究院成立会。
坚定宗旨,肩负使命,2017年,中心将在西北大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优化内部布局和功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探索实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专业化、科学化、实体化的新路径,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坚持办好“西部发展论坛”。举办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论坛;举办“创新驱动策略与产业发展机遇”为主题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区发展创新论坛;邀请中央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作经济改革、人口环境、资源改革、司法改革等专题报告;举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暨西部文化发展论坛;举办2017“一带一路”特色小镇发展高峰论坛。举办国医药发展论坛。
二是融合新媒体,构建传播平台。在继续办好《西部发展论坛》杂志的同时,建立中心网站。中心将与《西部网》联合,开辟《西部发展论坛》专栏,使之与杂志、校内和社会等各类载体有机融合,成为创新表达方式、深入阐发政策、推介成功案例的平台。
三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西部文化研究。将建立中国西部文化研究院并举行挂牌仪式。完成《西部文化论丛》编辑出版工作。与陕西卫视合作开设“云说丝路专栏”。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为主题的散文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四是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组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院。完成《国家记忆·回眸156陕西篇》记录片的拍摄工作。召开大型纪录片《长安的村庄》专家评审会。组织实地考察蓝田乡约。组织出版《国家记忆:“一五”时期的陕西工业故事》丛书。
五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牵线搭桥。组建一带一路企业联盟。为推动欧盟议会与陕西省政府实现经济文化对话搭建平台。与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开展文化走出去合作。与中金支付开展信用认证、人才培训、自贸物流三大合作。
六是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聘用文化、社会、法律、生态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加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参加省社科联、西北大学组织的学术活动,推动新型智库建设。建立西部发展数据库。为西部发展研究、办好杂志网站等提供信息、数据支持。编辑《来自智库的报告—20年中心调研成果集萃》。(李红雨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