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是一所具有114年文化积淀的综合性大学,是西北地区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现代高等学府,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古都西安发祥和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北大学始终立足西北人文与自然资源,面向世界,始终秉持开发西北、建设陕西的高度使命自觉,是服务国家和区域建设、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具有深厚的传统和底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37年到1949年,即西北联大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发源和奠基阶段。这一阶段,中华民族处于深重的危难时期,西北联大在陕西城固奋发图强,培养和汇聚了一大批国之英才,催生了一批本土气息浓郁而又追踪世界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还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1938年,西北联大学人首次对丝绸之路凿空之旅开创者张骞墓进行了科学发掘,对中国外交史、文化交流史和丝绸之路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1943年至1944年,黄文弼教授对丝绸之路新疆段进行考察,将考古、历史、地理、宗教等学科相结合,开创了丝绸之路研究的新途径,被称为“中国西北考古第一人”。王子云教授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开创了丝绸之路中国艺术考古的先河,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1949年至2000年,快速发展、彰显特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根植区域、担任建设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办学重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北大学正式设立了考古专业,汇聚了马长寿、陈直、刘士莪等名师大家,除了系统的考古学理论教育外,还十分重视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新疆自治区文物普查,70年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墓地的考古发掘,80年代秦公大墓和法门寺地宫的发现、首批丝绸之路沿线(中国段)的考察工作,90年代三峡考古、新疆乌鲁木齐柴窝铺、拜城克孜尔水库等处古代墓地,无不凝聚着西大师生的心血和汗水。这一阶段,西北大学考古学科重积累、挖潜力,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不但在丝绸之路考古方面逐步形成了特色,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和文物保护人才,在全国赢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
第三阶段,2000年至现在,强化战略、引领前沿阶段。西北大学进一步明确依托区位资源、凝聚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办学思路。率先建成了文化遗产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文化遗产管理与展示三位一体的文化遗产学科体系。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以周秦汉唐和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设立了教育部首个文理交叉重点实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文物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了“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等一批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一是立足于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区域西北地区考古研究。由西北大学主持和参与的东黑沟遗址考古发掘、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发掘、甘肃临潭磨沟遗址发掘分别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王建新教授带领的团队为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2000年以来,从甘肃到新疆持续开展了16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初步确认古代月氏在中国境内的原居地应该是以东天山为中心的区域,提出了游牧中有定居是游牧人群普遍生活状态的观点。冉万里教授带领的佛教考古学术团队,在新疆哈密白杨沟和庙尔沟、库车苏巴什、焉耆七个星等佛教寺院遗址持续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测、发掘与研究工作也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刘成教授带领的文物保护学术团队,对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开展了持续10年的保护工作,并对新疆北部的岩画、石人等石质文物的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开创了一些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二是开拓丝绸之路国际考古的新境界,将考古研究扩展至中亚地区。2009年至2013年,由西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外有关专家先后三次深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考察遗存,这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组队进入中亚开展考古工作。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后,西北大学率先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中亚学院。学校在丝绸之路考古方面加强了力量,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深入西天山西端地区开展系统全面的考古研究。全面了解了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新发现了古代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填补了学术空白。2015年9月以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20公里的萨扎干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了中小型墓葬5座、大型墓葬1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初步确认该遗址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文化遗存应属古代康居文化。
去年以来,西北大学加强与陕西省文物局的战略合作,并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成立故宫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先进技术交流等工作。今年6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前夕,在乌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习主席在访问期间,还专程会见了王建新教授等西北大学考古队员。这不仅是对西北大学学人的肯定,也是对致力于搭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桥梁的所有文化使者的莫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