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封面人物

舒德干 古生物化石的“朗读者”

时间:2017-11-22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舒德干院士跟团队研究人员在一起

这两条一度在黑暗中沉睡的小鱼,“让一直在探索早期生命起源而久追不得其解的古生物学家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英国剑桥大学的《新闻通讯》《独立报》《卫士报》《新科学家》杂志,美国《当代科学档案》,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纷纷将这两条小鱼请上版面。

“昆明鱼”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鱼,而“逮住第一鱼”的“渔夫”是舒德干,一个中国古生物学家。目前,这些最古老的鱼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脊椎动物的始祖,已经被收录入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教科书、百科全书、科学辞典和博物馆,成为地球生命历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5月《中国早寒武世的尾索动物》的论文又在《自然》发表,该研究发现已知的最古老尾索动物“长江海鞘”,与早先发现的半索动物“云南虫”、头索动物“华夏鳗”、后口类“西大动物”、脊椎动物“昆明鱼”和“海口鱼”一起,论证了普通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过渡的各种中间类型和缺环,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早期生命演化谱系。同年11月,《自然》又发表了《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新的原始后口动物门》,舒德干团队将这一奇特的绝灭类群命名为“古虫动物门”。

在生物学领域,几乎所有的动物门和植物门全都是由生物学家创建的,而由古生物学家独立建立的动物门极为罕见。2003年,美国《科学》发表了舒德干团队与英、日等国学者合作完成的重要成果《云南虫类的一个新种及其对后口动物演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多种低等后口动物演化关系的新思考。2004年7月,舒德干等人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再次在《自然》刊发,认为云南澄江发现的一种叫做古囊动物的珍稀化石是棘皮动物的始祖,并首次提出早期后口动物亚界谱系演化及脊椎动物起源新假说。

2006年,舒德干团队又在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发现了保存有软躯体构造细节的春光虫化石,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早寒武世的文德生物及地球早期双胚层动物的演化》一文,论证了寒武纪与前寒武纪生命演化的连贯性。

2011年,舒德干领军的团队发现的一种5亿多年前的叶足动物“仙掌滇虫”,为揭示节肢动物门的起源难题带来一丝曙光,这一成果在当年2月24日出版的《自然》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近年来,基于这一系列重要古生物发现,他正在努力攻克“寒武纪大爆发”事件与动物门类起源的内在联系这一重大理论难题。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