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动态

拓宽演艺新路 彰显文化自信—专访西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

时间:2018-04-25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刘少华(实习)

践行文化自信,用艺术的语言讲好西安故事、陕西故事,不仅成为西安演艺集团的自觉行动,更是董事长寇雅玲自觉的使命担当。

西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

近日,经过网络海选、专家评委投票评议,由《光明日报》主办的“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30强火热出炉,西安演艺集团董事长寇雅玲再次入围候选人名单。在集团办公室里,针对下一步戏剧原创和推广的进程,寇雅玲和话剧院院长任雪迎商讨正酣。或许相比提名获奖,如何通过改革创新,让院团拥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才是她怀揣在心的使命担当。

“如果以成败论英雄,我们成在哪里?”谈到提名入围,寇雅玲提出了反思, “是怎样的业绩让人家关注到了我们?” 从临危受命深化改革,到创新融合与时俱进,从精品、市场两手抓,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统一,这位西演“掌门人”深思熟虑把控全局 ,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启西安演艺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聚焦:改革激发内在活力

从2012年至今,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由西安歌舞剧院、西安话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西安豫剧团、西安说唱艺术团五大院团组建转型的西演集团,成为了陕西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军。“体制改革带来的根本改变是观念的转变,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苦练内功的阵痛中实现脱胎换骨。”寇雅玲表示,经过充分调研,西安演艺集团制定了一套适合文艺院团发展的制度,在制度建设、对外合作、人才激励等改革核心环节攻坚克难。

虽然整个改革过程都充斥着巨大的压力,却也显示出了老字号国有院团的产业实力,就如她所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作为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陕西省文化厅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麻醉师》《传丝公主》和《秦豫情》三部作品同年进京表演,同年打响市场,其中,《麻醉师》更是史无前例地包揽了“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原陕西省剧协党组书记甄亮在观看演出后,连连称赞寇雅玲的“了不得”,有的人可能十几年都排不出一台好戏,她在一年时间里连出三剧,不仅品质考究,反响也很热烈。三部剧三种形式,将发生在西安不同年代的故事艺术地展现在舞台之上。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这些烙印着“西安演艺集团出品”标签的文艺佳作,轰动了艺术界,感动了无数普通观众,更让曾经低迷沉寂的文艺院团焕发出勃勃生机。

除了有影响力的成功作品,寇雅玲坦言,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那种上下一心,敢于为艺术事业献身的精神,才是西演集团未来向上的基石。“我有时候想,当我们塑造人物角色的时候,这个角色是不是也教育了我们?”

《麻醉师》里陈绍洋讲过一句话:我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我的生命就属于患者。寇雅玲对此非常认同,她多次和员工提到,必须全身心地经营演艺事业,用心做好每个演艺项目,“既然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你的生命就应该属于舞台、艺术和观众。”

在备战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三部剧近百场巡演,寇雅玲总是尽可能地亲临现场。掌声背后,西演收获的不仅是对艺术“西安制造”的勇气和艺术精神的张扬,更是作为一家文化国企的文化自信和担当。

《传丝公主》海报

儿童剧《哪吒》

《麻醉师》剧照

说唱《抗日虎子》

布局: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West Figures·西部人物

“艺术精品创作,是演艺企业构建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塑造品牌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寇雅玲看来,艺术精品是企业存在的根本价值,但对于院团未来的发展,精品和市场都要考虑在内,除了频获奖项的文化大剧,大华1935的小剧场如今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寇雅玲解释道,一个剧最开始的定位决定了它日后所走的路线,“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有重点,剧目也是一样。”如果单做精品,就一定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与之相对的,面向市场则要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考虑到娱乐性和票房收入。

事实上,对于企业整体而言,通过不同侧重的文化剧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可以实现统一的。“认识和处理好承担社会责任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系,是文化企业必须做足的功课。”寇雅玲一边举例,一边分析,一方面,西安演艺集团需要时刻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通过惠民演出,让广大群众能够共享社会文化发展成果;另一方面,演出机构也要用艺术实力保证演艺收入,在企业良性运转的基础上,让“艺术精品”为社会发声,为时代鼓与呼。

2017年8月1日,历经3年筹备,由西安演艺集团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儿童秀《哪吒》在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剧场首演,拉开了该剧常态化演出的帷幕,开启了院团与旅游景点携手开拓旅游市场的模式。而演艺+旅游也只是西安演艺集团坚持“多条腿走路”的一个缩影,面对市场,集团正带领着各院团不断探索符合规律的发展路径……

在寇雅玲脑海中,集团未来的脉络已经愈发清晰: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西演集团紧扣时代发展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找准定位主动出击,除了不断提升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化发展,推进演艺与教育、培训、旅游、科技、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在改革创新中迎接挑战,在竞争融合里全面发展。(本刊记者/高苗)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