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名家专栏

西安这座城……

时间:2018-07-19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王星苑(实习)

当世界的新型城市愈来愈变成了一堆水泥,我该如何来叙说西安这座城呢?是的,没必要夸耀曾经是13 个王朝国都的历史,也不自得八水环绕的地理风水,承认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不在这里,对于显赫的汉唐,它只能称为“废都”。

但可爱的是,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犹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都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它的城墙赫然完整,独身站定在护城河上的吊桥板上,仰观那城楼、角楼、女墙垛口,再怯懦的人也要豪情长啸了。

大街小巷方正对称,排列有序的四合院砖雕门楼下已经黝黑如铁的花石门墩,让你可以立即坠入了古昔里高头大马驾驶了木制的大车喤喤喤开过来的境界里去。如果有机会收集一下全城的数千个街巷名称:贡院门、书院门、竹笆市、琉璃市、教场门、端履门、炭市街、麦苋街、车巷、油巷……

逢年过节,你见过哪里的城市的街巷表演着社戏,踩起了高跷,扛着杏黄色的幡旗放火铳,敲纯粹的鼓乐?最是那土得掉渣的土话里,如果依音笔写出来,竟然是文言文中的极典雅的词语,抱孩子不说抱,说 “携”,口中没味不说没味,说“寡”,即使骂人滚开也不说滚,说“避”。

你随便走进一条巷的一户人家吧,是艺术家或者是公人、小职员、个体的商贩,他们的客厅必是悬挂了装裱考究的字画,桌柜上必是摆设了几件古陶旧瓷。

对于书法绘画的理解,对于文物古董的理解的珍存,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要求。男人们崇尚的是黑与白的色调,女人们则喜欢穿大红大绿的衣裳,质朴大方,悲喜分明。

他们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默,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慧,鄙夷的是油滑;又整体雄浑,无琐碎甜腻。西安的科技人才云集,产生了众多的全球也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但民间却大量涌现着《易经》的研究家,观天象,搞预测,作遥控。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人异才。

清晨的菜市场上,你会见到托着豆腐、三个两个地立在那里谈论着国内的新闻。在公共厕所蹲坑,你也会听到最及时的关于联合国的一次会议的内容。关心国事,放眼全球,似乎对于他们是一种多余,但他们就是有这种古都赋予的秉性。

星期日,去那嚣声腾浮的鸟市、虫市和狗市,或是赶那黎明开张、日出消散的露水市场,去城河沿上看那练习导引吐纳之术的汉子,去古旧书店摊购买几本线装的古籍,去寺院里拜访参禅的老僧和古高的道长,去楼房的建筑工地的土坑里捡一堆称之为垃圾文物的碎瓷残片,分辨其字画属于汉的海风之格或属于唐的山骨之度,一切都在与历史对话,调整我的时空存在,圆满我的生命状态。

所以,在我的居室里接待了全中国各地来的客人乃至海外的朋友,我不知疲劳地,一定要带领了客人朋友爬土城墙,指点那城南的大雁塔和曲江池,说,看见那大雁塔吗?那就是一枚印石;看见那曲江池吧,那就是一盒印泥。

记住,历史当然翻开了新的一页,现代的西安当然不仅仅是个保留着过去的城,它有着其他城市所具有的最现代的东西。

但是,它区别于别的城市,是无言的上帝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所在地了。(文/贾平凹,专职作家,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