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贸易合作基础扎实。2016年,宁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8.2亿美元,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额的26.2%。宁波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贸易和资本、技术合作,“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和产品营销基地,目前已在沿线40多个国家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578家,缔结友城关系的沿线国家城市达45个,成功承办了APEC第一次高官会议,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两届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三届中国航海日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为中西部地区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搭建了更多的载体和平台。
开通宁波中欧班列
三、宁波海铁联运参与服务中西部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举措
下一步,宁波将贯彻落实“活化石”重要论断,以“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创建为龙头、以开放大通道建设为支撑,以港口合作为重点,以口岸便利化为保障,以政策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海铁联运战略,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地区“一带一路”建设,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1.以“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创建为龙头,共享先试成果。依托港口、开放、产业、人文等综合优势,把宁波“名城名都”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中,以港口互联互通、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科技合作、金融保险服务、人文交流为战略重点,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产业科技合作引领区、金融保险服务示范区、人文交流门户区,全力创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特别是要积极申报梅山新区国家级大平台,高水平推进杭州湾新区、新材料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等一批重大功能性平台建设。做强做大中东欧合作示范平台,全力以赴办好中东欧博览会,并争取升格为国家级,争创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综合试验区,构建双向互动、高效互通的“1+16”投资贸易体系,将宁波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的首选之地、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首选之地。
2.以建设开放大通道为支撑,深化互联互通。以重大交通项目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宁波作为联通“一带一路”国家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构建“两环十射四连四疏港”高速公路网,重点推进沪嘉甬跨海铁路前期工作,谋划推进甬温高铁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甬舟铁路等建设,建成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杭州湾通用航空机场等。拓展宁波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货运线路,抓住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整合“X新欧”班列的契机,争取开通宁波中欧班列,探索在现有“甬新欧”物流通道的基础上,借力内陆城市的补贴政策,打造宁波至欧洲的“甬X新欧”班列品牌,帮助中西部地区打通“一带一路”,实现共赢。优化中西部地区海铁联运通道,形成海铁联运通道“四射”格局。即:宁波—杭州—合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拉萨);宁波—衢州—九江—武汉—重庆(汉中)—成都—拉萨;宁波—金华—南昌—长沙—怀化;宁波—温州。
3.以港口合作为重点,共拓国际市场。做足港口这篇文章,服务中西部地区拓展国际市场。全面提升海上丝路指数影响力,推进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化与波罗的海交易所等国内外机构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航运合作,推动宁波舟山港与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斯洛文尼亚的科佩尔港、克罗地亚的里耶卡港、波兰的格但斯克港的合作,建立五港友好关系和共同发展合作机制,争取船运公司增开直航航线和加大航班密度,共同开发国际跨境海铁联运业务。以港口合作为载体,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双向投资合作,参与沿线国家港口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参与跨国并购、国际产能合作,设立投资创业基地、生产基地、产业园、海外仓。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合力共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加强与国内沿海沿江港口战略合作,服务中西部地区开展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
4.以口岸便利化为保障,提升合作效能。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深入拓展江西、湖北、重庆、四川、安徽、陕西、新疆等中西部腹地,规划建设新的“无水港”;增建“甬新欧”沿线的“无水港”,增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的辐射能力。加强外部通关合作,推动宁波海关、国检部门与内陆城市签署区域通关协议,在沿线各城市之间实现口岸互认、一次申报、信息共享,优化“甬X新欧”班列在内陆城市的转关换装流程,为班列运输开通“优先申报、优先检验检疫、优先放行”和“零等待”的绿色通道。加快海铁联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EDI技术、RFID技术为依托,实现与海铁联运沿线地区信息资源的共享。
2016年6月,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5.以政策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一是争取政策支持覆盖。努力将宁波海铁联运纳入国家重要平台建设内容,使宁波成为市场定价、运输组织、班列开行、信息开放、口岸查验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争取国家对宁波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方式创新、运价机制突破、口岸通关服务、税收减免和财政补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带动海铁联运沿线的中西部城市共享改革创新成果,塑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竞争优势。二是建立常态化补贴机制。研究制定新一轮宁波海铁联运扶持政策,通过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政府补贴机制、差异化的定价机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优化货源结构,拓展货源腹地,提高运输效率。特别要研究评估与重庆、武汉、西安、义乌等重要节点城市合作开通“甬X新欧”班列的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宁波与以上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宁波市副市长 李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