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动态

“大西安”三论

时间:2017-11-22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程瑞芯

人人都说“大西安”。然而,究竟什么是“大西安”?西安为何一定要“大”?怎样才能把西安做“大”?人们的认识却见仁见智,不尽一致。本文“三论”就此谈一些个人思考。

何为“大西安”?

应当依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大西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近日出台的《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描绘了未来大西安多轴线发展格局。《规划》中的大西安蓝图涵盖了西安、咸阳、渭南3市23个县(市、区)及杨凌示范区,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总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区域为西安市城区、咸阳市城区和西咸新区,总面积约4310平方公里。于是有网络媒体宣传“问我大西安有多大?5个深圳,9个香港,12.8个纽约,96个巴黎!”给人印象似乎“大西安”就是地理面积大,仿佛越大越好。另一角度则强调,“大西安”就是“大经济、大产业、大交通、大文化、大开放、大创新”,当然正确,但如果以此作为“大西安”定义,总给人以模糊空泛之感。

“大西安”当然是相对于原先只有“城六区”乃至现在“11区2县”的“小西安”而言。追溯起来,官方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应是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定位“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为关天经济区核心区,并明确要求到2020年“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市区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主城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实际上这里已经清晰地对“大西安”概念做出了界定。从外延上,“西安(咸阳)”的表述表明大西安是至少包括咸阳市区在内的、千万人口级别近千平方公里范围的大都市。从内涵上,“国际化大都市”表明大西安是一个整体的城市,而不是由两个甚或若干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城市圈、城市联合体。

我国对城市规模的划分一直是以城区人口数量为基本指标。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一千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型城市”。人口多必然相应的面积也会大,但城市的本质是高人口密度而不是大地理面积。相反,面积越大人口密度则越低。现在出台的交通规划图,较好地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于未来大西安行政区划的规划,但行政区划为直接管辖地域范围,其中既包括“都市区(主城区)”也包括大面积的“非都市区”。关天经济区规划中提出主城区800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意味着大西安主城区人口密度应为12500人/平方公里左右。还应当以规划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万人以上、基本连片的城市建成区作为主城区,按照1000平方公里(不宜超过关天经济区规划800平方公里太多)左右范围,进一步明晰大西安都市区的轮廓边界。

要注意区分大西安的行政管辖区域与“大西安都市区(主城区)”范围,不能把大西安辐射范围甚至关中城市群都笼统称之为“大西安”。避免形成大而无当、大而无边、甚至妄自尊大的大西安形象。

概而言之,大西安之“大”,一是大人口(较大规模、适度空间),二是大经济(总量质量、产业结构),三是大气魄(精气神、文化)。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