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刚刚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九大的中外记者见面。
2017年10月2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一致通过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从新思想到新时代,从新目标到新征程,十九大将这样影响中国和世界: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过去五年,中国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有新思想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对于在新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将产生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判断
十九大报告作出全新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判断与时代变化同步,也与普通人的感受与诉求相吻合,意义非凡。
一方面,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现实基础,为党和国家全面分析和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基于这一实事求是的判断,中国将在今后继续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更多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 推出“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蓝图
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驶向何方”?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报告的表述中,人们发现,报告提及了“美丽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内容,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目标。这一新蓝图从不同层面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全新目标凝心聚力,不仅开启新征程,更铺就了一条通往强国的道路。
4. 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
未来民生发展如何着力?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十九大报告透露的一系列民生新举措,让老百姓对未来充满信心。
更值得期待的是,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