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西商”?
“商人河下最奢华,窗子都糊细广纱。急限饷银三十万,西商犹自少离家。”这首《扬州竹枝词》是流传最广的对“西商”的描写。而这也是“西商”最原始和狭义的含义——来自西北的山西、陕西商人。这个走南闯北、贩盐致富、雄霸一方的商帮,曾号称全国各大商帮中成名最早、资格最老者。但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大举涌至扬州经营盐业,至清朝初年,力压西商,形成垄断,以至于后来提及扬州盐商历史,大都“只知有徽,不知山陕”了。
自此,似乎“一蹶不振”的西商,退居“城墙内”,思想渐趋保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海洋经济的兴起,关中平原这个“天府之国”逐渐凋敝,加之相较东南沿海过于落后的思想、配套措施的不完备以及经商环境较差, 人才流失严重。城墙外经商的“游子”回不来,城墙内的“凤凰”留不住。众多“西商”散落天涯,曾经的“意出秦关”变成离家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但“西商”所蕴含的诚实忠厚、勇于开创的精神基因,赳赳老秦纵横捭阖、雄视六国的“原始狼性”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四四方方的城墙内进入了“冬眠”。
2015年以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要“站在秦岭之巅看陕西”,用“跳出城墙思维”去创新和突破。如今“解放思想”已成为陕西全省干部和群众达成的“共识”。2016年,这种敢于打破禁锢的大气,终于被“大西安”的规划建设变成实践。
此后,西安乃至整个陕西触发了思想更新带来的“蝶变效应”:在城市面貌和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之下,吉利、海航、京东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更有一大批“西商”游子,纷纷回巢。仅1月至5月,西安实际引进国资183.90亿元,同比增长117.29%;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6家,同比增长80.6%。上半年经济更是创下了“陕西GDP增速超越天津”,“西安GDP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发展亮点。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首届世界西商大会现场。
古老“西商”精神与秦人“狼性”,不仅随着这股风潮逐渐苏醒,更在这个历史节点得到“深化”与“升华”:“西商大会”是集海内外西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平台,更是一次理念、技术、资本、金融、人才的大汇聚。参会的嘉宾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18个国家和国内24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而最原始的狭义山陕“西商”,也已然成为在西安经商和在外创业的所有关心西安经济发展的人士,按主办方的说法,“来的都是客嘛”。
时代赋予“西商”新的定义:他们是继承了古老“西商”的“忠厚、诚实、仁义”,具有“开放、包容”的广袤心胸和“跳出城墙思维”的,生在西安、长在西安或投资在西安,为西安发展“筹心筹力”的海内外商人群体。这个群体,在“大西安时代”具有“无国界经商”的全球化格局与意识,“开拓进取”的原始狼性和“仁中取财”的商道情怀。
为什么开“西商大会”?
如今的西安,迎来自己的“天时”(政策红利)、“地利”(自贸区、丝路起点、米字形交通)与“人和”(行政新风)。短短半年时间,已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海航集团、京东集团、吉利集团、快递业“三通一达”纷纷选址西安,2017丝博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华侨城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署2380亿元规模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如今看来,前期所锻造的行政效能、所优化的投资创业坏境、所培养的“政府服务意识”等等,都只是“利其器”。真正的“善其事”便是营造一个重商亲商安商的氛围,将近半年的“招商引资”指向更深层级:把百千亿的招商“数字”塑造成“要投资来西安”的“声音”与“品牌”。这是一个从“量”到“质”,从“金钱”到“精神”与“形象”的转型。
提起浙商,我们能提炼出“鸡毛换糖”的精神;提起徽商,我们能想到“贾而好儒”的形象;提起晋商,我们能画出“汇通天下”的素描。《向东是大海》《温州一家人》《白银谷》《乔家大院》等众多影视剧已经为这些“商团”诠释了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核。但关于“秦商”以及如今重新赋予定义的“西商”,还没有提炼出一个完整形象。
此时举办“西商大会”,可以说不仅是招商引资的“段位”升级,更是对“西商”这一历史形象的“回归”“挖掘”与“延展”。而且,无独有偶,讲述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人生的影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在热播。相信,这次大会之后,“西商”形象会呼之欲出,并逐渐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发展不足,一直是西安的短板。从2016年的数据看,西安民营经济占GDP总量的52%,为全市贡献了46%的税收,解决了50%的就业。但与“藏富于民”的浙江等东部地区相比,52%的比例还非常低,可创造的就业机会还远远不能满足西安每年的就业人口。而在所谓的“人才大战”中,就业岗位的数量、质量成为“留得住与否”的关键,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市场活力”的释放中,民营经济才是一条“鲶鱼”。西商大会上确定了阿里集团、联想集团、奇虎360等一批重点招商签约项目,大会期间还举办与10个以上大项目或大机构的集中签约。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是这次大会的一大功能属性,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西商大会,正是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胸怀和“站在秦岭之巅”的大格局,积极调动人才活力,弥补民营经济短板,充分激发市场“新活力”;促进就业增收,让群众生活更宽裕,从而共建“新生活”;展现“一带一路”上的“新西安 新经济 新活力”,彰显意气风发、自信自强的老陕“新形象”。
换言之,这也正是“五新”战略所孕育的一颗“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