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专题

景区如何在“全域旅游”中华丽转身?——跨越“门票经济”势在必行

时间:2018-01-03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全域突围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元旦假日期间,西安市实现旅游接待“开门红”,共接待游客163.42万人次,同比增长11.56%。

其中过夜游客16.19万人次,同比增长8.41%,一日游游客147.23万人次,同比增长11.89%,旅游业总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12.70 %。

观察发现,温泉冰雪游和自驾游成为今年元旦小长假我市旅游市场的热点,特色街区及周边乡村游客集中,开放景区休闲街区魅力不减。其中一些备受游客青睐的重点旅游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已实现门票免费。

2017年,西安市旅游局提出以“全域旅游”的新理念谋划旅游业发展新模式。“西安的主要景区过去几十年曾启动了入境旅游、引领过旅游发展潮流。传统观光时代,门票收入的确是西安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西安市旅游局副局长康立峰说,新的形势下,市级层面正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据了解,今年西安市旅游局将重点指导临潼区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索经验。支持蓝田推进“全域旅游”,力争列入第三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把推进“全域旅游”与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有机结合。同时,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思路一变天地宽。景区不紧盯着门票收入,而着眼于整体产业链的构建和服务水平提升,这样才能从“门票依赖症”的窠臼中“突围”,实现景区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排队坐车去兵马俑的游人队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认为,拆掉“门票经济”围墙,关键是要破除封闭式旅游的思维桎梏,把景点经营纳入旅游产业化大格局,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模式转换,从而促进“旅游城市”为“城市旅游”的根本性改观。如果说“门票经济”只是带来了“财气”,那么“全域旅游”则是“人气财气”,这个账应该不难算。(庞乐)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