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丝路文化

昆明池史话 (下)

时间:2018-01-03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大唐盛世是一个充满开放仪式和浪漫情怀的时代,牛郎织女故事经民间百姓和历代文人共同创作已经完全成熟,以七月七日夜万千喜鹊聚集银河之上,展开翅膀搭建鹊桥供隔银河相思相望整整一年的牛郎织女短暂相会的“乞巧节”风俗,也广泛流行全国各地。每年七夕,唐太宗都要在清宫与妃子夜宴。这一天夜里,封闭在后宫的宫女也可以自由自在乞巧,向织女星祈求智巧。公元798年,唐德宗还在昆明池修建织女庙,将汉武帝时期的织女石雕像供奉在庙内。

此后,由昆明池西汉石雕像催生的牛郎织女故事,成为最能打动对纯真爱情充满憧憬的青年男女的中国式爱情故事,“七夕节”也成为长期受封建礼教桎梏的青年男女可以披着月光幽会、互诉爱情的中国式“情人节”。

在有了昆明池后迅速成为流传千古的我国四大神话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中,每年“七夕”夜,牛郎织女可通过横跨滔滔银河的鹊桥相聚一次。然而在天文学上,牛郎(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相距14光年,即便是乘坐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两颗隔银河相望的星星要聚会一次少说也得几百年之久。

西安太液池荷花

不过时隔两千多年,一旦碧波荡漾的斗门水库建成、千秋昆明池重现汉唐风姿,碧水连天、杨柳依依、廊桥相连的昆明池遗址公园,到不愧为现实中的青年男女相拥相抱,滋养爱情的好去处。(文 / 王若冰)

王若冰

诗人、作家、文化学者。高级编辑。天水日报社副总编辑、天水市作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旅游文化顾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终南文化书院文化顾问。主要作品有诗集《巨大的冬天》,“大秦岭系列”长篇散文《走进大秦岭》《寻找大秦帝国》《渭河传》《仰望太白山》,电视纪录片《大秦岭》等。以《走进大秦岭》为蓝本,由其担任主要撰稿的八集纪录片《大秦岭》先后获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创作人才扶持项目最佳中篇奖和最佳编剧奖,《走进大秦岭》修订本获甘肃省政府“敦煌文艺奖”一等奖,《渭河传》获第八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行走文学践行者,2004年完成对绵延1600多公里的秦岭山脉文化考察;2011年完成渭河流域的文化考察、2014年完成汉江流域的文化考察。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