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率领20万大军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浩浩荡荡向大宛进发。吃一堑长一智,李广利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走上一次从楼兰经过的老路,而是从盐泽以北绕行,先抵达轮台国,要拿这个不知深浅的小国开刀。
李广利的大军突然出现在轮台城下,轮台王根本没来得及做任何防御准备。汉军前锋涌进城内,屠杀全城。不到两天,轮台数万人口被屠戳净尽。城内能够被带走的粮食全被汉军带走,其余房屋财产被付之一炬。轮台国就这样从历史上消失了。
汉军到达西域的第一炮已经打响了,而且还是胜利的礼花,更加激励了李广利以及所有的汉军将士。
轮台被汉军夷平的消息在西域不胫而走,沿途各个国家无不恐惧。先前汉军由于战败不得已退回敦煌的时候,西域国家纷纷仿效轮台接纳匈奴使节以示友好,可是,当汉军重整旗鼓再次杀回西域时,这些国家又立即驱逐匈奴人,而且派迎宾队伍大老远去迎接汉军,主动给汉军提供军需。
有了当地人的支持,汉军在采取对大宛的进攻策略上,也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样,汉军顺利到达郁成城下,李广利看到这座城心里在滴血,恨不得冲进去将那些人都杀死,可是当他进城后才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郁成王听说汉朝大军杀来,而且阵容庞大,锐不可当,吓得屁股尿流,慌忙率领部族迁往大宛去了。汉军于是放火把郁成烧了个精光,然后立即向大宛国贵山城杀去。
汉军把贵山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每天从早到晚从四面不断攻城。有了轮台国的先例,大宛人知道,如果贵山城被攻陷,等待自己的将是死亡。于是,大宛军奋力抵抗汉军,在惨烈的攻防战中,汉军的尸体填满了壕沟,大宛人也是筋疲力尽,发动全城的男女老少登上城墙助阵。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汉朝的谋臣想到了一个妙计。谋臣通过观察分析,大宛城里没有水井,生活用水都是靠沟渠从城外的河流湖泊流入。那么,如何才能花费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彻底的胜利?显而易见,只要截断大宛城的水源,打败大宛就指日可待。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器天马
在古代战争史上,靠截断水源而一举打败敌国的案例可谓屈指可数,而汉武帝借此收复大宛国则是其中最经典的一例。
没有了粮食可以坚持几天,可是没有了水一两天也坚持不住。首先憋不住的是大宛的贵族,他们一直丰衣足食,那忍受过几天不喝水的罪啊!于是,秘密派人联系李广利,说自己愿意将自己的天马献给大汉。但李广利却表示:天马不但要献出来,而且大宛的国王和郁城国的国王也得必须处死。
果然,就在第二天,大宛的国王和郁城国的国王就被叛变的大臣绑起来押到了汉营帐下。汉军首先在大宛城下将两位国王斩首,然后向大宛国索取了一些军粮,并立亲近汉朝的昧蔡为大宛新国王,最后带上挑选出来的几千匹大宛马,踏上返乡的路途。
经过这一战,汉朝的威望获得空前提高。有大宛等几个国家作为先例,西域诸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都不敢妄动。后来班超出使西域,仅带几个人、几匹马就能降伏一个国家,甚至汉朝的使节可以随时废立其国君,调拨几国军队攻打敌对国却没有一个国家敢不遵从,不能说和汗血宝马之战没有关系。(文 / 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