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丝路文化

西画形式下的东方新语境——著名画家李新平油画作品赏析

时间:2018-01-08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在长期的艺术践行与感悟中,他不断超越和排除“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传统规范,大胆将“墨”色抛开,把韵味留下,画面中既保留了亮丽而稳重的色彩,又不失中国画墨彩的神韵。中国画强调留白,计白当黑,在李新平的大多作品中,中国画的“白”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而中国画的灵魂自我依附到他的每一幅油画作品之中。他的作品朴实无华,既有着极强的中国画艺术感染力,又不失油画的特色和视角冲击力,其作品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激情和手法扑面而来。他把东西方文化进行恰到好处的有机整合,创造出极具视角冲击力和现代意识感的新艺术语言,同时也符合当代人的浪漫情怀和审美需求。

作为一名当代军旅画家,李新平所创作的题材是宽泛的、多元的、民俗的,有历史、有风光、有战争、有现代、有花鸟、也有人物,他用多种不同角度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其实李新平就是在利用看似优美的画面,向人们诉说他内心的故事,从他所猎取的题材中,显现出他对世界、对生活、对历史、对人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索与钻研。

作品《寂静的红房子》中,强调形的结构,其独特的构图方式,大胆的用色彩表现民居的古朴、幽静却又很现代的特色,在天空的亮色,翠竹的风动,奇石的雅致与墙体的大红色巧妙融合中充满了叙事性和故事感。李新平将一种独特的乡愁融入油画构图之中,使画面的质感得到高度统一和提升,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文化维度,勾起人们对故乡,对家园那种自然淳朴感情的追求与回味。细品李新平的作品,意境的深刻和奥秘是肉眼无法触及的,它只能为心灵所感应和接受。

作品《天山脚下》远处雪山隐现,近处密林深幽、白杨耸立、与湖面形成倒影,白、黄、绿的色彩点缀营造了大美天山的清幽之境,释放出西部风情独特的诗意情怀和梦幻之境。李新平深知,只有情感与意境的高度统一,才是艺术真正的和谐关系,这是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只有当画家用心灵撞击生活时,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情感和艺术意境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灯市》中,那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和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形成了一个交相呼应的美好意境,灯笼的火红代表着火热的新生活,小姑娘企盼的目光,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希望,整体画面热闹而安静,纷乱而和谐,传达出令人心境沉醉的艺术效果和情景氛围。

在李新平的得意之作中,他善于用大场面,大气势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狩猎的题材相当广泛,上朔大秦帝国,开元盛世,下到草原牧女,都市人物,其中尤以表现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吞吐八荒为其所长,在他的《大秦帝国》中,如石碑雕刻的画面上,秦王面色凝重而坚定,头顶昊天,站在华盖之下,千万兵俑,蓄势待发,旌旗猎猎中,百万虎狼之师遮天蔽日,簇拥着伟大的君主,在不怒而威的气氛中,似乎能感受到大秦帝国灭强虏、吞六国的强悍气势。

这一幅幅大气、厚实、纯朴、唯美、清新的油画作品,流淌出画家李新平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美学底蕴,其近年新作较之以前更加纯粹,提炼简约,每幅作品都能以强烈的色彩纯度和线面的节奏关系,自然中流露出生命的张力。

《古都十三朝》

一种画风的形式,是画家本人的气质、性格、学识、修养的综合体现,作品风格最能表达画家内心的人文感受和审美情趣。

李新平有着解放军艺术学院纯正的艺术背景,扎实的写实技巧、训练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理论修养,又善于取长补短,余补不足,更重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我救赎,在“有容乃大”的气度中重新打造和构建大文化观念,这使他对各种油画艺术形式游刃有余的表现,从而形成自己“博大、厚重、质朴、清新、唯美“的油画创作风格。

时下世事亦然浮躁,急功近利者居多,真正能潜心学问,面壁精研者日见其少。

幸喜李新平依然能自若处世,澄怀观道,心存淡远,不求闻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自己艺术世界里自由的徜徉。因而,在画坛成大气候者,李新平定将势在必然,让人拭目以待。(文 / 何俊锋)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