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高新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陕西如何培育新动能?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明确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充分利用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集聚度高的有利条件,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功能配套,放大集聚效应,加快形成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使实体经济成为陕西腾飞的强劲翅膀”。
产业链是陕西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就是产业链竞争。目前,陕西省一批优势产业链正在形成。轿车产业链围绕宝鸡吉利整车需求,已经成功吸引近20户配套企业来陕发展,涵盖发动机、电子电器、底盘、传动等系统和钣金、汽车内外饰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体系加速形成。智能终端产业链以中兴通讯手机项目为核心,一方面发展上游芯片、机壳、面板等领域配套产业,另一方面继续引进知名手机整机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此外,支线飞机、钛材料、煤制烯烃、机器人、3D打印等一批产业链也在加快发展,将为陕西工业实现追赶超越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打造产业链,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追赶超越意义重大。
陕西省工信厅是这一任务的作战参谋部。按照陕西省工信厅总体部署,到2021年,围绕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六大新的支柱产业发展,陕西省重点打造46条产业链,其工业总产值将由2016年的702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万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32%提高到46%以上。其中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重卡等9条产业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平板显示、大数据、通用飞机、机器人、3D打印、煤制烯烃等17条产业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镁、钒、中药、生物医药等20条产业链形成特色优势。
在这46条产业链中,重型卡车、智能终端、太阳能光伏等3条产业链提升方案已率先发布。其中,重型卡车产业链包含车身、发动机、底盘、电子电器等系统,涉及8000个零部件,目前我省重型卡车产业链省内配套率达到40%,初步形成了包含上游重卡制造,中游发动机、底盘等系统,下游零部件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培育,到2021年重卡产业链将实现产值1200亿元,省内配套率提升到60%,建成全国重卡产业强省。太阳能光伏将打造从多晶硅到电池片再到应用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平板显示将打造从光学材料到液晶面板再到显示终端的全产业链。
产业链将撑起陕西工业的坚强脊梁
当前,陕西省产业链建设数量少、规模偏小、关键环节缺失、总体处在中低端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培育打造陕西省的优势产业链,省工信厅提出按照“谋链、强链、补链、扩链”的基本思路,针对产业的不同基础和不同特点,分类施策、精准发力,谋划500个重大项目,投资两千多亿,弥补产业的短板,使全省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关于化工、新材料等资源类产业,要重点加大深度转化,提高附加值,不断延伸煤制烯烃、钛、镁、铝、钒、钼、石墨烯、陶瓷等产业链条。如煤制烯烃产业链,陕西省已建成投产延长、陕煤、中煤、神华等4个重大项目,产量达到310万吨,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具备了发展下游产业的良好条件。下一步,既要进一步扩大烯烃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又要针对装备制造、国防工业领域需求,把产业链延伸至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其制品领域,使产业链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其中下游深加工产品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陕西延长集团合成气制乙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