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丝路文化

扎马尾的大画家邱皛雨

时间:2018-01-08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仿佛是:

此园只应有此人。

此人也应属此园。

自然造化,相得益彰,浑然天成。这个人的气质仿佛融化到了园子里的每一处景致里,人与自然,人与他所处的环境,居然如此和谐?我心里不由得暗暗称奇。主人介绍说,他是清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邱皛雨老师,从北京来西安“客居”在这个园子里潜心作画的。园子里当然也有他很大的画室,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而皛雨先生喜欢静,在此园中也几乎是足不出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勤奋点染、乐此不彼地加深加厚着他的画作。我发现他的画如同他的人一样飘逸而空灵,颇显清闫、疏淡清逸、意趣生动。但同时,笔力又不乏苍劲和雄浑,笔墨枯润相间,有虚有实,繁而不乱。细细品之,只觉得他的画包含着许多种艺术元素,那么这样一个人,这个似乎杂糅了许多艺术素养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原来,皛雨先生经历颇为复杂与不凡。

他生于江苏徐州,祖籍山东淄博,早年留学法国,回国后又负笈西安美术学院研习长安画派,有这样的经历,南人,北人,法国,中国,北京,西安……常言道:观千剑而后识器。丰富的经历和阅历才会造就一个人复杂而多变的、多层面的艺术素养,也才会给予人一种豁达而大度的艺术气质。这一点对于一个作家如此,对于一个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许在讲台上站得久了,皛雨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强极佳,他语言生动丰富,讲话论调深入浅出,讲日常之事也能讲得生动而妙趣横生。

《远水明镜里 青山怀抱中》124cm×246cm

《浮淩》96cm×178cm

当然,皛雨先生走了他自己的一条路。

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重复另外一个人的道路乃至画风——即使是自己的老师。我认为他飘渺而空灵的画风,可能来自早年法国塞纳河畔的游历和求学,这让我很容易地注意到了他脑后那条飘逸的“马尾巴”。这条“马尾巴”给了他一种特别的气韵,也让他显得特别与众不同。不知道准确不准确,但我认为它透露出的,是皛雨先生丰富的性格与极富精神内涵的画风。(文 / 冷梦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