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丝路文化

昆明池史话 (上)

时间:2018-01-08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灵沼神池

大唐开元年一个芳草青翠的春日,宰相张嘉贞和尚书省同僚陪唐玄宗到昆明池赏春宴饮,面对水波浩荡、杨柳依依的昆明池,张嘉贞在记述这次游宴活动的应制诗《恩敕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应制》里写道:

灵沼初开汉,神池旧浴尧。昔人徒习武,明代此闻韶。地脉山川胜,天恩雨露饶。时光牵利舸,春淑覆柔条。芳酝酲千日,华笺落九霄。幸承欢赉重,不觉醉归遥。

在诗星璀璨的大唐盛世,张嘉贞算不上有影响的大诗人,但《恩敕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应制》却是这位大唐名相入选《全唐诗》仅有三首诗之一。这首唐玄宗命题,张嘉贞受命创作的应制诗,描述的是汉武帝开掘昆明池一千年后的水景风物,却为后人探寻昆明池古老身世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这线索,就是昆明池的另一个称谓“灵沼神池”。

历史上水波浩荡,宫馆弥望,水域面积纵横300里的昆明池,早在公元前120年已经出现在汉长安城龙首原西南沣水和潏水之间。然而,第一个探寻昆明池神秘身世的文人,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帅哥、西晋文学家潘安。潘安原,名潘岳、字安仁。潘安在《关中记》里说:“昆明(池),汉武帝习水战也。中有灵沼神池,云尧时理水讫,停船此池,盖尧时已有沔池,汉代因而深广耳。”

潘安所谓昆明池里有“灵沼神池”、尧帝大禹治水时曾在此泊船休息的说法,应该是来源于《三秦记》。《三秦记》是记述汉代三秦故地长安一带山川地理、都邑宫馆、风物民俗的早期地方志书,为汉代辛氏所著。根据其中记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怪异故事断定,《三秦记》许多素材来自民间传说。其中有关昆明池里有灵沼神池和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的描述,就充满神秘色彩。

《三秦记》说,昆明池里有灵沼,名曰神池,尧帝治水时曾停船于此。还说昆明池之水与秦岭北麓的白鹿原相通,原因是有人在白鹿原钓鱼,鱼拉断鱼线,带着鱼钩从白鹿原逃到了昆明池。而这神奇故事的见证者,正是昆明池的开凿者汉武帝。《三秦记》说,一天夜里,汉武帝做了一个梦。梦中,一条鱼嘴上挂着鱼钩鱼线,说它从白鹿原一位钓鱼人手中死里逃生,祈求汉武帝将它嘴上的鱼钩鱼线取掉。第二天,汉武帝到后来成为昆明池一部分的西周池苑镐池游玩,果然发现一条体魄巨大的鱼嘴上挂着鱼钩和鱼线在水中痛苦挣扎。汉武帝见状,回想起刚刚经历的梦境,觉得甚为神奇,立即命人去掉鱼嘴上的钩和线,将大鱼放生。几天后再次到此,汉武帝在池边得到一对夜明珠,惊喜过望,认为这是放生大鱼给他的回报。为了纪念这次奇遇,汉武帝修造昆明池时分别在昆明池和太液池置放了两条长达三丈的石鲸造像。

据介绍,太液池石鲸前半部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石鲸尾部,就是我在石婆婆庙见过的那一节。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侵蚀,让石婆婆庙那节鲸尾鳞纹有些模糊,但大汉雄风孕育的刀法简洁、造型粗犷的艺术风格依然清晰在目。

汉武帝兴建昆明池的起因,自然与这场难辨真伪的奇梦奇遇没有多少直接联系,但《三秦记》和潘安都煞有其事地追溯昆明池与尧帝大禹的关系,显然不是猎奇,而是为了证实昆明池古老神奇的身世。后来的《搜神记》里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很深的地方,尽是黑如墨迹的堆积物,却不见泥土。这一发现让汉武帝和当时的东方第一智者东方朔十分惊异,却无人识辨此灰墨为何物。直到距汉武帝开凿昆明池180多年的汉明帝时期,来自西域的僧人才将昆明池底发现的灰墨谜底揭开。西域僧人在仔细辨认这些从西汉保存到东汉的灰墨结块后告诉汉明帝说:“此乃世界毁灭之际大火燃烧留下的灰烬。”

如果《三秦记》和《搜神记》所述真有其事的话我们就可以确定,汉武帝开凿昆明池发现的灰墨,应该是后来考古学界确认是否有人类文明存在最可靠的依据——灰土层。这似乎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大禹治水期间曾停船于昆明池原址传说的可信性——既然汉武帝在昆明池很深的地方发现了人类生活的遗迹灰土层,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在华夏文明混沌初启的夏商时代,沣东新城所在的斗门镇、马王镇一带已经有一群临水而居、渔猎为生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呢?

太液池遗址新景

从民国时代开始,围绕汉昆明池的考古揭秘工作一直没有中断。2016年,陕西省阿房宫和上林苑考古队考古人员在对昆明池面积与深度进行再次勘探研究时,在斗门水库库区发现了灰坑和文化堆积层出土。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从昆明池原址采集的人、兽骨骼标本进行测定后得出结论的也证明,在关中其他地区荒无人迹,还是一片荒寂的夏朝和商代早期,昆明池所在的沣东新城一带已经人声熙攘、灯火明灭了,是关中先民栖息的乐园。汉武帝开凿昆明池出现大量灰土的地方,正是西周镐京城所在地。

与正在兴建的斗门水库和昆明池遗址公园隔沣河相望,是三千多年前周人到达渭河南岸后第一个首都——丰京遗址,往北和东北,依次有西周镐京城、秦阿房宫和汉长安城在距今两三千年前相继崛起。

商代末年,从渭河北岸周原渐次东进的周人来到沣河西岸,将宗庙和王室苑囿安置在丰京后随即又越过沣河,在沣河东岸建立了镐京城,周人将围绕沣河而建、护佑西周近三百年的两座都城合称丰镐,且分别以一个专用于统治者建都之地称谓的名词“京”字,命名他们的精神首都和政治首都——丰京、镐京。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政治地域概念——“京都”“京城”由此诞生。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