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名家专栏

那烂陀的佛光

时间:2018-02-02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肖云儒

中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新丝路”首位文化传播大使。

终于来到了那烂陀佛寺遗址!这里曾经是在竹林精舍之后,当年印度最大的佛教寺庙,也称作那烂陀佛教大学,高峰期有万名学佛的弟子。

那烂陀寺,地处印度古摩揭陀国,属于天竺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孔雀王朝的核心地区。寺内的学术空气开放活跃,研修辩论蔚成风气,藏经数量、教学管理水平和佛堂、经堂、僧舍建筑设施,在天竺佛教界都号称第一大寺。

不过,待玄奘来到这里时,历尽千年沧桑的古寺己经随同佛教在印度的衰败而开始衰败。

主持寺庙的戒贤大法师年事已高,耄耋而近百岁,企盼能有高僧来这里承继、振兴佛学。这时玄奘竟然就跋山涉水从万里之遥的大唐过来了!戒贤喜出望外,主持盛大法事隆重欢迎;为了让大唐高僧能够安静的研修,戒贤法师专门安排玄奘住在另外一处叫“汉寺”的禅院,为他专门制订食谱,单独起伙。后来见玄奘梵语极好、佛学修养又深,更是请其直接挪到自己寝房的楼上住下。确定课题课程,选择老师,都由玄奘自己安排,真是优礼有加。

待玄奘岁末游学归来,戒贤大师为这位东土来的学生讲授大乘佛学经典《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玄奘学了三遍,又连续学了《中、百》三遍,《因明》《声明》《集量》各两遍,《顺正理》《显扬》《对法》各一遍,还有其他大量经文。经年累月,玄奘不舍昼夜、寒窗苦读,为将海量的经典带回东土一字一句抄录研习。

不久玄奘开始了第二轮游学。游学途中,又跟随天竺另一位百科全书式的著名学者胜军论师研习各类经典,探讨各种宇宙、人生的深层问题。当再次回到阔别五年的那烂陀寺,玄奘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在与戒贤大师深谈时,表露了归返长安的心思。他说,自己想让佛学在东土开花结果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取了经,还要在东土译经、讲经、弘法,因而归返长安已经十分紧迫。他画了几个向外扩散的同心圆,说佛学精义与一切知识、思想那样,有如这一圈又一圈不断扩展的波浪,越学越发现未学,越知越发现无知。学无涯,思无涯,得赶快开始译经弘法的实际行动。戒贤颔首不语,给他画了一个螺旋形作为回赠之言,说佛学和人的思想都不能是封闭的,应该是一个永不封闭的圆圈,不封闭才能开放地去吸收各种新的东西,在吸收中创造、推进、提升。这和千年之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法就是一个不封闭的圆圈、一个螺旋,用语完全一样!

回国前,作为西天取经的“毕业考试”,戒贤大师排除众徒竞争,唯独推举玄奘代表自己通讲《唯识扶择论》。同时,作为主辩手,他又参与了三场轰动天竺、轰动佛教界的大辩论:一是与狮子光就“众生”与“我”的关系激辩五天五夜而取胜;一是与旃陀罗僧呵辩论,对手不战而屈;一是与顺世外道辩论。玄奘自此名声大振,俨然成为那烂陀寺的护法尊者。

但不久,他还是弃舍了这里的一切,离开那烂陀,踏上了返回中华的漫漫归家路。

目标感和达到目标的责任感,或者说理想,信仰,梦想,追求,能给予一个人多么大的力量,磨砺一个人多么坚执的意志,我们从玄奘身上能够找到答案。(文/肖云儒)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