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
【点评】曲江是唐王朝辉煌鼎盛时期的地标之一,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曲江风物也发生着变化。杜甫在多首诗歌中都写到了曲江,安史之乱前有《丽人行》,安史之乱中有《哀江头》,安史之乱后有《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等。这首诗作于肃宗乾元元年(758)。当时长安已经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杜甫在朝中任左拾遗之职,春日游览曲江,抚今忆昔而作。诗歌从大处落笔,先写长安城的春云覆盖着芙蓉苑,傍晚时分在曲江边的亭台中,欣赏到的是春天的芳华归于沉寂的暮色,勾勒出曲江的全景。一个“静” 字写出了曲江今日的寂寥之感,隐含着曲江由盛到衰的变化。“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由点到面,描写具体的曲江雨景林间的花朵带雨之后宛如湿润的胭脂,水中的荇菜被风牵系,恰似长长的翠带。写景精妙,对仗工巧,尤为后世所欣赏。眼前之景不由得触发了诗人追忆当年龙武军驻辇、芙蓉股焚香的繁华热闹,并憧憬君臣同欢的升平景象可以重现。全诗绘景榷艳,动静结合,意境清冷静穆,抒情深婉含蓄,将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巧妙地嵌入了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