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专题

走出国门的“长安号”:陕西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抓手

时间:2018-01-31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中民投租赁联合荣民集团、新加坡太平船务组建中民投物流租赁

清晨,东方微曦,西安市东北20公里的新筑站已一片忙碌。此时,距离当地公务员上班的时间还有两小时。

当“长安号”蓝色车头驶过“西安港”巨大的龙门吊后,这趟挂有50节货车车厢的列车长啸一声驶出新筑站。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里,这列“中欧班列”将一路向西,驶出陕西,通过河西走廊抵达新疆阿拉山口,由此出境。抵达中亚首站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之后,再向西行1161公里,最终停靠在哈萨克斯坦的热姆。

“命名为‘长安号’,用意再明显不过——丝路沿线国家对‘长安’耳熟能详!”陕西西安一名政府官员3年前在“长安号”中欧班列首发时说道。

从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中首次提及定义“丝绸之路”,到如今已经140年了。140年后,“一带一路”这个“国家级顶层倡议”更多体现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更为公用领域的发展促进上。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西安此前的对外贸易、外资引进一直是这个典型的内陆型城市的短板。

按照西安官方论述,始发西安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开通后,不仅结束了新欧亚大陆桥20多年来“通而不畅”的问题,还对过去一年半以来西安的进出口贡献明显。

驶出国门,辐射中亚

不久之前,有媒体将西安与“中国第三城”联系在一起,其理由是作为中国文化代表之地,西安能抛却其他指标成为中国展示在世界的“第三城”。文化毋庸置疑成为西安争夺“第三城”最重要的一张牌,但这个中国腹地古老的城市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增量,西安都远不能与其所秉承的声名匹配。

比如,近年西安官方学界一直在“对标成都”,而西安与成都2005年GDP仅差约1000亿元,到了2015年,成都GDP远超西安约5000亿元。在多项目经济指标中,对外贸易一直在拖西安的后腿。陕西省商务厅一名官员此前称:“在西安所有经济指标中,对外贸易数据甚至在西安经济最好的时候也未能跟上来。”

上述形势与诉求之下,西安在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提共同建设“丝路经济带”后不到100天,便首发了从西安出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在此之前,西安对外贸易的数据主要参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航空物流数据,而对外贸易的货物也主要以三星西安公司生产的货物为主——这种比较单一的供给对于西安的对外贸易数据来讲,不得不说是一种风险。而从西安东北20公里始发的“长安号”,为西安“走出去”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西安国际港务区一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长安号”西安—阿拉木图线开行后,又相继开行了“长安号”西安—华沙、西安—汉堡、西安—莫斯科、西安—布达佩斯班列,西安—汉堡等系列双向班列。截至2017年5月1日,“长安号”累计运送货物总重达51.3万吨,货物品类涵盖工业原材料、机械设备、工业零配件、建材、食品、轻工产品等共计206个品种。

据了解,“长安号”西安—阿拉木图班列的货源,覆盖西北五省及苏、浙、沪等沿海地区,其中30%是本地货物,70%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沿海港口;货物目的地则分布在中亚5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辐射整个中亚。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