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观察

“店小二”服务如何助攻户籍新政?

时间:2018-05-29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刘少华(实习)

 

“掌上户籍室”亮相西安

奋斗者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二十年了,心里一直想着户口这事,没想到几分钟就办完了,那会心里说不出是个啥滋味。”3月8日,万阿姨出了浐灞分局十里铺派出所门口,拿着户口本不禁流下了眼泪。万阿姨今年65岁了,年轻时从兴平来西安工作,却因为户籍落户门槛问题一直没办法真正成为西安人。20多年来,每当孩子升学或者需要医疗保障等需要户口证明的时候,就是她最发愁的时候。去年开始,全家终于迎来了西安户籍政策开放的春天,先是老大通过技术人才落户,老二通过学历落户,今年她路过派出所的时候进去问问他们老两口能不能落户,户籍民警说“可以啊”,就给两位老人也落户了。到了自己孙子这一代,终于不用再因为身份问题而“借读”,万阿姨连说“这个政策就是好!”

有很多像万阿姨一样的人,在西安居住奋斗多年,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解决居民身份,在这次户籍改革的浪潮中,他们也乘着春风,真真正正成了“西安人”,感觉在这座城市多年的打拼没有白费。西安警方拿出便民、利民,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做法,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喜欢。

李乔威是枫叶新家园一名业主,十几年前就把户口从宝鸡迁来西安,他的母亲也一直跟着儿子居住。但是78岁的母亲户口一直在宝鸡,办理医保报销等诸多生活事宜需来回奔波很不方便。但是在办理落户的时候却无法提供任何亲属关系证明。这让李先生犯了难,通常这种情况派出所可以建议群众去专业机构进行DNA鉴定,但担心其年迈的母亲无法接受,反复讨论后,高新路派出所决定由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驱车200多公里到宝鸡凤翔县群众家里上门走访,深入群众居住地,向社区,物业,居委会及邻里了解情况,以最实际和温情的方式证明其母子关系。3月27日,高新路派出所户籍中队长张飞夜里11点多从宝鸡回来将户口本送到老太太手中。“我们非常满意!为了让群众只跑一次,民警却来来回回跑了很多次,西安的户籍政策是大手笔,我给你们点个赞!”李乔威握着民警的手表示感谢。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是西安公安最深情的服务。

让办事群众感受到家和亲人般的温暖。这是西安市公安局对186个派出所在2018年户籍新政推出后提出的新要求。西安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肖西亮牵头的“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指挥部,开展为期三年的攻坚战,以吸引更多人才、人口来西安就业、创业、定居生活。面对突然增加了10倍以上的工作量,他们想方设法扩展硬件、增加人力,加班加点;他们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业务技能,改进服务态度,提出“马上就办、事不过夜”“24小时办结”;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对院校、企业社区的户籍业务办理提供一对一保姆式、管家式服务、大力构建“互联网公安政务”工作模式,拓展“掌上户籍室”服务功能……今年1月,《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西安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几个城市之后的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据西安统计局数据,2017年西安市户籍人口900万,相比于以往获批的几个国家中心城市,在人口数量上仍有一定差距。

按照政府的规划,这场以放宽户籍制度为主导的西安“人才、人口”攻坚战将会持续三年时间。从2018年至2020年底,实现西安市主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全域人口达到1500万的目标任务。

单纯来看,户籍新政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对于流失严重的西安高校毕业生群体而言,单独的自由落户政策或许并不足以构成强烈的“西引力”。毕竟,对于新西安人而言,落户只是融入这座城市的开始。与此同时飙升的房价、子女的教育、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后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店小二”的服务升级怎样落到实处,如何全力助推西安这座魅力都市的全面腾飞……一切都在考验之中。(刘嘉)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