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
今天,我们共聚一堂,相聚在有着 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 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古城,举办“‘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智库论坛2018”。借此机会,在此我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国声智库名誉主任,向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忱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欢迎大家的到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我们在这里就“一带一路”核心区与自贸区建设进行专题研讨。借此论坛,我们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向千年思想家马克思致敬!我相信,本次论坛,将为促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贸区建设作出我们的一份贡献。希望大家聚焦“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贸区建设开展研讨,发表真知灼见,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的功能,携手为 “一带一路”核心区和陕西自贸区建设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
智库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今天我着重就“一带一路”建设、智库先行作一个专题发言,发言题目是:“聚焦‘一带一路’核心区与自贸区建设,强化智库支撑引领作用,打造‘一带一路’智库共同体”,主要讲以下四点认识,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大西安、大关中正在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我们充满激情的为西安点赞
西安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是一幅华夏瑰丽的历史画卷。自周秦汉唐 3000年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陕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目标,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五个中心”,即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学技术教育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和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在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一直以来,中西部都是我国开放的末端,开放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契机。西安、陕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后队变前队,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在大力打造 “一带一路”核心区。
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创新型西安建设成果丰硕,比如,金花集团的“长安芯”进入无人区,实在令人叹服!“西安年·最中国”体现了十九大 “坚定文化自信,再创文化新辉煌”精神, “文化西安”精彩纷呈。这些都体现着西安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将极大提升西安的综合实力。
◎ 陆上丝绸之路
二、智库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治世兴邦、强国富民,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库是现代公共决策的外脑,为公共决策提供思想和行动方案,有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多种重要职能。智库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强大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
我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重视决策的实事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2013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担任组长的“国外智库管理体系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这就是大家常说的“4·15智库建设重要批示”。批示强调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我国智库还相对滞后,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各类智库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这是中央领导对智库建设做出的最明确、内涵最丰富的一次批示。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包括批示、讲话、座谈会、国际交往等,对于智库的相关论述、指示达50次以上,内容非常丰富,形成了习近平“智库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明确要求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质量智库的迫切需要和殷切期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2015年1 月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目前各学科门类超过了2000种,复杂性可想而知,在这么复杂的事物面前必须借用各领域各专业的专家人才进行智力支撑。
近些年来,我国智库发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习近平“智库观”是中国智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指南,对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