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动态

如何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大智库”?

时间:2018-07-18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王星苑(实习)

三、“一带一路”要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

十九大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它有利于将各个文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人类文明创新,从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路。

发展自贸区是促进改革开放的创新措施。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三批共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4月中旬,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意味着海南成为我国第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陕西自贸区战略定位中规定,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2016 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强调“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要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方案和路径的研究,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做好桥梁和纽带”。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中指出,加强人文领域合作,建立大数据交流平台,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智库合作网络。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核心区和陕西自贸区建设,也要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怎么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 “大智库”?我主要从智库建设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谈几点意见

1.加强智库需求侧的建设。一是抓紧建立健全“智库决策咨询制度”,解决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缺乏制度性安排问题,这是智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 

2.加强智库主体建设,重视培育和发挥各类智库的作用。既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也重视打造智库共同体,建立制度化、机制化的智库平台。智库按照不同的概念划分可分为不同专业、领域、部门、国别等类型,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决策者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各类智库。智库共同体的模式分类有:①基于地域的智库共同体。②基于属性的智库共同体。③基于主题的智库共同体,如“‘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盟内的成员打破了地缘和机构属性的限制,凡是在“一带一路”领域具有研究专长的智库都可以被纳入到联盟之中。

3.加强智库国际交流活动,打造智库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发挥智库二轨外交功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智库外交建设,智库外交成为他的“高频词”之一,习总书记在他的双边、多边和国际组织等重大国事活动中,反复讲加强智库外交,多次强调加强智库国际交流活动,密切智库间的合作,发挥智库作为国家间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渠道的作用,发挥智库在夯实国家关系的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中“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国际智库建设,要坚持共商共建,促进共赢共享,要聚焦重点领域,围绕重点议题,深化合作,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为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4.加强智库自身建设。一是坚持服务大局,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二是坚持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三是坚持规范发展;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和顶尖水平的“一带一路”核心区智库。(文/李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