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近日,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作为推动陕西走向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三个经济”的核心支撑点源于创新,由此,科技有必要发挥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一、科技引领支撑“三个经济”的目标
陕西地处中国地理中心,“三个经济”也就是拟通过软硬件互联互通的枢纽建设,促使要素、商品和服务的聚集与流动,从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打造服务于国家需求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西部门户。“三个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有必要发挥重要作用。
“三个经济”是陕西构建全面开放环境、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精炼表述,扩展开来,主要包括相互关联的不同建设部分。
第一,以构建跨欧亚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通过硬件和软件联通,将陕西与国内外市场相联结。其中硬件联通包括建设西安港、空港、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开通国际航线等,软件联通包括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0省区区域通关一体化、电子口岸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
第二,利用地方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陕西在能源、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累积起显著优势,由此,从产业选择来看,主要包括:(1)发展机械制造、能源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机械制造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成套设备等;能源产业包括在西安设立能源储运交易中心、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业等;现代农业包括与中亚国家联合建设旱作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和合作园区等;文化旅游包括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艺术节、媒体联盟、文物保护与丝路考古、旅游国际大会、旅游专列等。(2)为支持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发挥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金融、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以及商贸、物流等流通性服务,成为另一侧重发展的产业方向。金融领域包括积极引进各类国际性、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争取国际租赁贸易和国际商业保险代理,建立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发展基金、打造西安黄金交易中心、加快金融聚集区建设等;科技研发包括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推进“一带一路”智库建设等;商贸物流包括与香港贸发局、阿里巴巴等专业网络平台对接,搭建丝博会等国际知名展会,完善商标注册、知识产权保护、质量体系认证等商务服务,助推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3)为满足人才需求,西安着力建设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包括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加强丝路沿线高校合作等。(4)为改善陕西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包括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等方面的合作体系和联动机制,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等。
第三,设立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搭建对外开放平台,为引进先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以及要素、商品和服务的境内外自由流动提供便利。一方面,西安着力推动若干重点项目建设,包括三星产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意航空谷、中哈苹果友谊园等,作为吸引外部投资、助推本地产业转型的载体与平台;另一方面,西安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等。
第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平台和资金等服务。包括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政府间协调,在境外设立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等,支持能源和装备制造类企业“走出去”;搭建企业“走出去”融资保险和信息服务平台,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融资保险服务;优化整合驻外商贸服务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