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喜’牌辣木茯茶从研发到销售都是我全程参与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消费者喝上放心茶、健康茶。”在位于咸阳市渭河畔的辣木茯茶生产车间,周海英换掉暗红色旗袍上的黑色披肩,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事无巨细地向记者介绍着辣木茯茶的生产工序。
在咸阳,周海英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的生意涉及印刷制品、再生物资、环保科技等众多领域,除了身兼多家企业的董事长,周海英同时还是咸阳温州商会的会长,而在成功经营的众多品牌中,辣木茯茶则是周海英投入最多时间和精力的一个。
结缘“辣木”
2010年,周海英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种产于印度的印度改良种辣木被引进到了国内,并开始在云南地区试种。新闻里说,辣木树浑身都是宝,在印度,辣木是人们长寿的食材药材,已经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是人类较古老的药食兼用的树种之一。这则新闻让注重养生的周海英对辣木这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非常好奇,经常在网上了解关于辣木的资料,也开始试用辣木叶泡制的相关产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食用效果。
“我们把辣木和茶叶融合在了一起,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和口感完全超越了传统茯茶。由于辣木属于热带乔木,从叶子到根每一个部位的功效都有区别,因此我们研发的50多款茶叶,每一款功效都大不相同。”周海英介绍道,“接下来,我们还会做辣木食品、饮料、卤味,辣木这种神奇的乔木,只靠我们这个团队是研究不完的,以后还得靠着感兴趣 West Figures·西部人物的年轻一代继续钻研。”
◎ 陕西仙喜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英(上排中)
只身“闯天下”
今日事业成功的背后,鲜为人知的周海英是个 16岁就出门“闯天下”的女强人。周海英的老家在温州山区,在她少年的记忆里,那里的夏天特别热,干农活必须得翻山过海,从山脚下往上爬四十分钟才能爬到山顶。有一天周海英实在走不动了,她站在山上的木材交易市场,看着山下奔流而过楠溪江,萌生了要出去闯一闯的想法。“我就想着离开那个地方,哪怕一年只能挣上1000块钱我都满足了。”萌生这个想法之后,没过多久,敢想敢干的周海英从一个在信用社上班的同学那里借来了1000块钱,她揣着借来的1000块钱只身出门“闯天下”。“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了一门裁缝的手艺,出门之后我起码不会饿肚子,虽然我不知道走上社会,我会遇到什么人和事儿,但我知道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比较强,遇到什么人就知道该怎么说话。”
从温州出来,周海英第一站去了银川石嘴山,从裁缝做起,心灵手巧加上吃苦耐劳让周海英很快在当地就有了立足之地。正在她以为自己在那里站稳了脚跟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981年,周海英因为大意在生意上被人骗去了六七万块钱,她本人也因此惹上了官司,走投无路的周海英,只能投靠远在咸阳的哥哥。来到咸阳,一切都只能从头再来。为了偿还欠下的六七万块钱债务,周海英一边打工,一边带着七八个学徒教授手艺,通过几年的奋斗她终于还清了债务。熬过了艰难时刻,周海英终于迎来她人生的春天。1985年,周海英认识了当时还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上学的丈夫,结识两年之后,两人结了婚。结婚之后,周海英的事业也开始走上正轨。1989年1月1 日,咸阳嘉惠商场开业,周海英在商场里租下一家店面,利用自己做裁缝时累积的人脉和资源开始干起了销售。“1989年到1993年,通过4年的烟草生意,买了房子和私家车,赚得我的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周海英又做过空调代理、西凤酒销售,直到今天做起了辣木茯茶的研发与生产。
“温商”柔情
谈及自己的经商之道,周海英做事有着自己的风格,她习惯默默地把难处放在心里面,等到事情做成了再告诉身边的人。“做事情一旦张扬出去,家人反对,朋友反对,自己压力就会很大,做任何事情一旦认定要做,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管后续发展是什么样子。”
在周海英看来,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做人,做任何事首先要做人做到位,不是挣了钱就是最有本事的,而是挣了钱要感觉问心无愧。“做事业诚信是第一位的,好多人都说温商精神走遍天下,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做任何事情先做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祖训,也是我父母亲从小灌输给我的观念。”
说起自己的父母亲,周海英坦言母亲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时至今日,周海英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桩往事。有一次周海英向母亲抱怨家里的佣人不好用,母亲叫住周海英对她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母亲说:“姑娘,在咱家当佣人的人,一旦智慧和吃苦耐劳精神都超过了常人,谁会愿意来咱家做这种家务活,你要想明白了这些,就不会抱怨和佣人沟通有困难。”这句话让周海英铭记终生,并且引导了她日后的人生。
周海英现在企业里的员工,一半以上的人,工作年限长达15年以上。母亲的话深深地影响了周海英的工作和生活。“母亲曾对我说过,你当老板,你可能会觉得别人是你的属下,但你不能把别人当属下,只有这样,当你把事情交给别人的时候,人家才会把事情做好。”
现在在公司,尽管周海英是企业的负责人,但按照她的安排,在公司里没有人搞特殊,工作面前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连她自己也不例外。也正是因为周海英的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公司很多员工也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干。“本来按照我的人生规划,我前几年就想退休了,但想到很多30多岁的、 40多岁的员工去给别人打工,可能没有在这里上班的优势,所以我就想着尽量多干几年,把跟我时间长的员工都安顿好了。”
由于担心自己的软心肠容易让新员工对她产生情感依赖,以至于自己的事业不得不永久地做下去,现在在公司,周海英已经不太敢主动去接触新员工,所以只好安排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去和员工沟通。 “这么多年来,我只开除过一个员工,人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只要能说得过去,只要能改变,我们都会给他时间让他做好工作。”
从楠溪江畔到渭水河畔,像周海英这样的温州商人,现在在陕西有14万之多。在周海英眼里,温州商人能吃苦,只要能留住人的地方,温州人都愿意去,而且不夸张地说,即使给温州商人一根稻草,他们也能生起火来。“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吃过苦,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信、仁、德,这就是温商精神。”
工作中周海英是典型的女强人,生活上周海英更是善解人意的贤妻良母。她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女儿博士毕业,儿子在念大学。在周海英看来,为了家庭无论自己付出多少辛苦都无怨无悔。“我把两个老人安然地送走了,我有一个精英的团队,有那么多人跟着我干事业,这就是我现在最开心的事情。我会紧抓产品质量,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的生活方式。”周海英最后说道。(文/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