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专题

升级产业链:陕西经济腾飞的翅膀

时间:2018-01-04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汽车和装备制造领域,陕西省已经形成了重卡、新能源汽车、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太阳能光伏等一批具备一定技术水平和发展基础的产业链,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强链、技术改造扩链、招商引资补链的方法,尽快弥补产业链短板。陕西省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占到全国总量的11.8%,下一步要加快天宏瑞科榆林多晶硅制备项目建设,弥补上游原料短板;同时加大研发力度,实现重大工艺和技术上的突破,使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单晶硅太阳能制备业成为全球第一位。

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产业领域,陕西省正在加速谋篇布局,提升现有产业和培育新的增量有机结合,引进龙头企业和发展配套企业一体布局,高起点发展智能终端、平板显示、大数据、新型智慧城市、化学药、生物药和医疗设备等产业链。平板显示产业链围绕中国电子集团咸阳G8.6代面板线建设,同步引进中上游的偏光片、液晶材料、光学膜等企业。并适时启动G10.5代面板线建设,实现平板显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到2021年,平板显示产业链收入将超过1500亿元,上游材料配套水平达60%。

聚力“五个结合” 推动产业链做大做强

产业链发展路径已经铺就,如何做大做强,重点要做到“五个结合”:即打造产业链要与部署创新链结合,与项目引进建设结合,与配置资金链结合,与完善服务链结合,与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这既是陕西省培育打造产业链的有益经验,也是推动产业链迈上新台阶的主要着力点。

在产业链与创新链结合上突破。今年年初,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落户陕西,成为全国第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吸引了10家核心企业、5所核心高校、5家研究机构、8家重点用户企业直接参与,打通了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实现了技术、企业和市场的紧密对接。陕西省还制定出台多个实施方案,每年将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速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率先在分布式能源装备、集成电路生产工艺、3D打印粉末、新能源汽车电池、机器人减速器、晶硅切片工艺等方面破解产业链发展瓶颈问题。

在产业链与引进项目结合上突破。三星闪存芯片项目落户陕西后,吸引了美国空气化工、日本住友、韩国东进世美肯等10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来陕,重大项目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充分显现。围绕46条产业链打造,工信厅提出谋划引进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的500个产业链重大项目,走出去主动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率先实现12吋逻辑芯片、智能电视整机、机器人整机、煤制芳烃、铝合金铸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在产业链与资金链结上突破。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性基金和金融机构作用,围绕产业链创新金融产品,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也有利于降低企业整体融资成本。陕西去年相继组建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7支总规模41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大项目建设。各大银行相继推出供应链融资服务,破解产业链企业融资难问题,北京银行西安分行通过买方保理实现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的批量拓展,帮助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融资;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为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商业承兑汇票保贴额度,缓解了配套企业资金压力。

在产业链与服务链结合上突破。陕西重点打造的陕西工业云平台,可提供基础设施资源、业务应用支撑资源、应用服务资源等服务,累计对接合作伙伴80余家。下一步,陕西省将继续完善大企业私有云和中小企业公用云,为企业提供云资源、云智慧、云应用、高性能计算以及工业设计协同等五大服务。围绕产业链的专业性需求,陕西省还将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工业设计、实验验证、检验检测、节能安全、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专业化服务机构。

在产业链与产业布局结合上突破。重点推动工业园区培育“首位产业”,实现合理分工。目前陕西省已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3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194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整体上融合性、协同性不强。围绕46条产业链发展,陕西省将明确各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推动各工业园区全力培育发展1个经济占比超过50%的“首位产业”,实现工业园区科学布局、协同发展。

运用系统性思维,科学设计发展路径。发展壮大一条条产业链,必将为陕西工业腾飞插上强劲翅膀。(郭晓斌 沈谦)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