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中国商界大佬们云集陕西宾馆,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目光。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回顾历史,用十二个字归纳传统西商精神:“忠义仁和、开拓进取、敦厚诚信”。马云先生说,“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无非是打造一个新的信用体系,中国正在进入信用经济时代。”
诚信,一个古老而永不过时的命题。“人之无信,行而不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会议上强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不难看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传统还是时代,都不约而同地回归商业和经济的本质:诚信。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经济三十年“狂飙突进”,企业和企业家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野蛮生长”,时代走到了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十字路口,供给侧改革成为时代旋律,从粗放到精细,从野蛮到匠心,诚信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体系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信用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金花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吴一坚
一、诚信已经从“无形变为有形”,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力。
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对比下,刚刚公布的中国民营经济500强第一名华为,营收5215亿元,西安市2017上半年GDP 3304亿元,也就是说,每一年我们因诚信缺失,损失了一个华为的全年营收和两个西安的半年国民生产总值。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诚信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我觉得现在应该改为:诚信是企业最基本的有形生产资料。
十年前,中国经济还处于“蜜月期”,看一个企业的发展,要看这个企业的老板是不是门道多、路子广、关系硬,十年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再看一个企业的发展,第一要看这个企业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要求,第二要看这个企业是不是有优秀的团队和愿景,最重要的,是看这个企业的德行和操守,也就是诚信。
越来越清晰规范的市场经济,谁也糊弄不了谁。或许可以这样说,诚信,早己不是似是而非的阅读理解,而是掷地有声的完形填空。质量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企业信用评级、发展潜力评级等等,诚信已经从符号变成实实在在的数字,数字的背后就是政策制度支持、融资贷款参考、企业前景预期,大家心里清楚,这些全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说的赤裸一点,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的生态圈里,没有诚信这一个基本的生产资料,根本没有你可以存活的土壤和氧气。
技术和理念是你的内功,营销和推广是你的招式,而诚信,是你的身体,身体不行,内功和招式从何谈起。
二、构建企业诚信体系,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企业中营造诚信氛围,人人都是诚信主体,进而形成整个市场的诚信生态。
企业诚信体系的构建,是个宏大的命题,需要法律法规的“硬杠杠”,需要政府宣传的“软指引”,更需要企业家的“强践行”。作为企业家,作为商人,我想谈一下企业家如何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完成自己的使命。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谈了四个字“无坚不商”,不是奸贼的奸,而是坚持的坚,无坚不商并不是指商人奸诈贪利,而是说商人的坚强、坚持、坚信,企业家也是为追逐利益而冒险,并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还是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坚强、坚持、坚信。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诚信意识,但如果没有诚信意识,一定成不了企业家。无论规模大小、盈利几何,每一个行走在市场经济里的商人,都不能把自己限定于仅仅是追逐利润,赢得尊重和地位的原因,不在于我们在这个市场里得到了什么,而是我们为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和健全做出了什么。受人尊敬的企业和企业家,从来都不是因为他身价多少,而是为文明的前进贡献了一些力量。
这不是空话套话,可能有些人会说,环境不好、市场疲软,企业经营不下去了,讲诚信有什么用,但如果没有诚信,你连谈环境的好坏、市场的多寡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你自己已经是过去式了。
我们所说的诚信,并不仅是狭义上的保质保量、诚信经营,而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各个方面。依法纳税、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员工和消费者权益、诚信经营等等各方面,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诚信的主体,每一个环节都诚信了,每一个企业都诚信了,市场的诚信生态就形成了。
还要重点谈一下“供给侧改革”和“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要求调整过剩产能,实际上就是企业要对市场诚信,需要什么生产什么;工匠精神要求精益求精,实际上要求企业对产品诚信,什么好制造什么。
坚强、坚持、坚信的中国企业家,一定能打造出诚信的良好生态圈。
第二届全国商业诚信大会成功举办
三、企业发展应该享受到“诚信红利”,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同时,应该让守信者“如沐春风”。
向各位汇报一下金花集团在诚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金花集团始终坚持“恩泽惠于时代,挚诚馈效社会”的企业价值观,秉承“凝聚有限能力,担负社会责任”的企业追求,在诚信经营的前提下,金花投资集团累计上缴税金60多亿元人民币,集团及所属公司多年被评为“诚信纳税会员企业”、A级纳税人,提供就业岗位两万个,安置下岗再就业员工5000人,接纳残疾职工500多人,招聘大批大学毕业生,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先后有10多名员工荣获省市区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坚持承担企业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创建和谐企业为目标,努力践行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的共赢,成为有完美价值追求和让人尊敬的企业。
诚信经营也使金花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金花”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世纪金花百货被中央6部委授予“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模范示范店”;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商业信用企业”。金花股份被授予陕西省“质量信用A级企业”称号,并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迎来了“后改革开放时代”,最好的发展环境。国家层面的“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的历史机遇,亲商重商安商聚商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信用体系的建立,不能仅仅依靠惩戒,更多的应该是鼓励。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就应该让守信者如沐春风,无论姓“国”姓“民”,应该让守信者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在政策扶持、融资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有更多的倾斜,在社会上形成追赶超越的良好守信氛围,让守信企业更有获得感,让守信企业家获得更多的尊重,恩威并施、赏罚并用。
最后,我想以用一副对联结束今天的演讲,上联是“仁以为富,义以为尊”,下联是“诚能立行,信能立德”。横批:“义而生财”。(吴一坚 金花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此文系作者在第二届全国商业诚信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