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要强,有大的发展空间,只是提供了发展的条件,更要聚产业、聚人气,引进先进管理,强推新兴产业发展。王永康书记强调,要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加速大西安大发展。一年来,荣民控股集团与中民投、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联合组建的荣民国际物流融资租赁公司,是陕西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每年营业额可做到300亿以上。荣民新材料项目拥有世界领先的铝锂合金铸锭、2系、7系超硬铝合金铸锭、10万吨硬质合金预拉伸板、2万吨反向挤压等核心技术,是C919制定用材,已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军工企业资质、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并拥有9项国家专利,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和省内空白。项目投资概算50亿元,计划2年建成、3年达产。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向国家上缴税费约20亿元,计划5年内完成IPO,市值规模将达1000亿元。海航现代物流、京东全球物流供应链总部、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等一大批项目落地,西商大会集中签约阿里集团、联想集团、奇虎360等重点招商项目。西安市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具有产业集聚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日益成为西安新的产业名片。
四、报告展示了大西安发展的独特优势
建设大西安,实现大发展,我们西安有许多独特优势和潜力,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军工优势。国家在“二五、三五”期间,布局了一大批国防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安已成为国防和军工重镇,军工单位上百家,涵盖了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技术、电子等六大领域,国防科技基础实力仅次于北京,聚集了国内航天1/3以上、兵器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及生产力量,拥有全国唯一一个军民两用的试飞院,运20大飞机的设计、生产、试飞等环节都在西安。西安丰富的军工资源,推动了军民融合产业迅猛发展。先后打造了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等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发展。大西安建设一定要不断深化军民融合平台建设,以经开区为龙头,向东北延伸,到高陵、航空基地、阎良,甚至到富平,形成全市的“工业大走廊”,形成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带,培育一批千亿级、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二)科技教育优势。西安在科技人才、科技力量、研发水平方面居全国城市第三位,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60多位,科研机构3000多家,科技大军100多万,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9家。有普通高等院校63所、军事院校7所,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在校大学生120万人,每年毕业超过30万人。雄厚的科教资源为西安腾飞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2016年,西安技术成果交易额连续5年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3%。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按照王永康书记批示的落户政策不设门槛、不收费、不设复杂审批手续,西安市启动了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政策。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留住百万大学生工程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
(三)文化旅游优势。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有3100余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西安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拥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现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6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西安历史记忆中最厚的文化标识。王永康书记指出,要打造丝路文化新高地,充分发掘西安作为千年古都、丝路起点、华夏之源的历史文化价值,真正将文化作为大西安对话全国、全球的新窗口,发挥“文化+”作用。要坚持文化自信,以文塑城,讲好西安故事。西安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2016年西安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82%,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王永康书记强调:要擦亮西安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字招牌,以“旅游+”模式,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推出文化旅游精品,努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大品牌。
(四)交通枢纽优势。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全国航空六大国际枢纽之一,铁路枢纽是全国铁路六大枢纽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获得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口,开行了中欧、中亚“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直达中亚五国及欧洲腹地城市华沙、汉堡、莫斯科和布达佩斯等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启动,西成、宝兰、西武、西渝构成高铁一日生活圈,4号线、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地铁项目加快推进。 三级综合枢纽、四张交通网络、五大服务平台的立体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描绘出大西安加快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宏伟蓝图。按照计划到2020年末,大西安区域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建设铁路3500公里、高速公路15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机场运输起降达到3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发展大交通就是要继续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推进西安与国内外城市互联互通,加入全球主要交通枢纽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