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动态

加快高水平众创空间建设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

时间:2018-01-29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三、推进众创空间发展的建议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文件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通过“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协同推进众创空间可持续健康发展。结合陕西众创空间发展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众创空间发展引导和指导

1.加强政府有关部门间的工作协同。建立由多个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众创空间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配合,联合发布众创空间发展工作指导性意见,定期研究解决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积极推进“双创”工作。

2.合理制定众创空间发展绩效指标。众创空间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依托不同主体创建和运营的众创空间其发展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在对某一众创空间发展状况进行考核评价时,应更多注重其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和孵化企业的存活率。

3.加强省内众创空间之间交流合作。建议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众创空间发展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交流创新、创业成果,探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取长补短,共享公共服务资源,引导全省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

(二)大力支持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

与提供创新创业基本服务的普通众创空间相比,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等牵头建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在资源开放共享、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与转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西安光机所通过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与企业共建研究中心等方式,使产学研紧密结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逐步建立光子制造、光子集成、生物光子三大产业集群,孵化培育了100多家光电子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因此,应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推进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承载创业者、创新项目、社会创新资源的平台和载体,汇集研发、孵化和产业化等有关职能,成为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态。

(三)健全投融资体系,打造全要素孵化平台

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扩大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投向创新领域,为全省众创孵化提供专业化投融资服务。支持扩大风险投资规模。鼓励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和投资人与创客组织、创客个人合作,大力开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互联网众筹、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为众创空间开展创意转化活动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形成金融助力众创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众创发展合力

加强各级政策宣传工作。加强对现有政策的梳理和新政策的研究、制定、评估,形成政策清单,通过各种渠道让众创空间运营主体及时知晓各项政策工具并实时加以利用。

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众创空间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并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众包、众筹(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等方式,实现创业企业(团队)与众创空间、各类创业孵化服务资源的供需对接,为创业企业(团队)开展双创活动提供服务。

改善众创空间服务环境。开通众创空间入孵项目工商注册、销户等绿色服务通道。对已与众创空间签订正式入孵协议的企业和团队,为其开辟工商登记、销户、税务发票申领等业务的绿色通道,助力众创空间发展。

加大对民办众创空间支持。加强对民营主体运营的众创空间,特别是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政策引导,加大资金和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解决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加快推进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市场化

尽管众创空间具有部分公益属性,但本质是商业运作平台,必须有市场化的盈利模式来支撑其发展壮大。一是鼓励运营主体以自有场地进行众创空间建设并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强化项目孵化服务,在减少短期资金压力的同时通过长期股权收益实现盈利。二是引导办公场地的提供方以股权的形式投入到众创空间的管理中,从而降低众创空间物业成本。三是推动众创空间兼并重组,加快形成品牌辐射和规模效应,并鼓励传统孵化器将众创空间作为孵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整合。

(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众创空间、创业孵化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在运行模式、服务体系、孵化成效以及业务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对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信息共享、项目互推、活动联合举办,共同探索众创孵化的有效模式,助推省内众创空间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进事迹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先进个人事迹,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为我省众创空间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陕西省决咨委)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