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所谓中国文化中心,是具有雄厚的文化发展基础,在国家文化发展中具有先进文化引领性、文化发展的主导性、示范性,国家文化传统的集大成性和影响世界文化格局、并具有强大的国内影响力及世界性辐射力的城市及区域。本报告对在陕西建设中国文化中心可行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陕西建设中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布局、思路及政策建议。
二、在陕西建设中国文化中心的意义和必要性
1.建设中国文化中心是陕西人应有的文化自觉
西安及陕西有着国内其他城市或区域无法企及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根脉所在,有着建成国家文化中心的良好基础。同时,陕西文化新军、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产业的现实发展也为我们争当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队创造了条件。因此,建设国家文化中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2.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是西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着力点
目前,西安正在落实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文化强市行动、打造丝路文化高地。与其他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相比,西安的最大优势依然是文化,现实要求我们西安不仅要着眼于地域性城市及区域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更应提高到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的战略高度来定位。西安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把建设中国文化中心作为更高的目标导向及重要着力点,以文化的大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滕飞,才能真正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3.有助于提升大关中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落实推进国家文化中心建设,凭借大关中城市群文化资源综合优势,先声夺人抢占国内各城市各区域文化竞争的制高点,会有力促进西安及大关中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扩大和加强,促进大关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
三、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1.文化根脉优势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是中国古代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和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
陕西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存量、文脉传承,是当代在陕西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的最大优势和基础。
2.红色文化优势
陕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史、思想史、创造史、治党史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的集大成者。比国内其他红土地上产生的红色文化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这是我们建设中国文化中心的丰富精神遗产。
3.旅游文化国内领先
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以大秦岭为代表的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文物点密度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目前西安及陕西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居于国内前列。
4.科教优势突出,文化陕军崭露头角
陕西的科技资源丰富,各类科研机构、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居于全国前列。西安是中国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西安民办教育走在全国前面,涌现出一批民办教育的航母性学校,西安的民办教育,远比北京、上海繁盛。西安市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素质较好,文化氛围浓郁。“陕军东征”和“西北风”“长安画派”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可以折射出西安及陕西具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不足
1.文化自信不足,缺乏对大文化的统筹力
由于近代国都的变迁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一些人有一种自卑感,对在陕西建设国家文化中心信心不足,不想或不敢提出文化建设的大目标。还有一些人盲目陶醉于历史的辉煌,习惯于坐而论道,而不是起而行之,把很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高谈阔论上。
2.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现代表达欠缺,缺乏能够影响深远的文化精品
与我们所拥有的巨量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我们明显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挖掘、深层解读和通俗阐释,还缺乏一批有分量的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的文化精品,尤其缺乏有广泛影响力的传世经典作品。
3.文化人才的聚集度不高,缺乏综合的思想文化大师
陕西文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缺乏文化产业的领军型和思想文化大师级人才。
4.缺乏顶级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西安和陕西的文化资源分散,文化设施呈现小而散的状态,虽然新建了一些较为宏大的仿古建筑,但是缺乏文化内容的支撑。
真正代表中国文化中心的顶级性、标志的能提振人们精气神的文化设施缺乏。
5.文化产业发展缺板明显
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偏少、规模偏小,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航母和全国范围内的知名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