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未来:市民都会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给普通老百姓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和影响,带来什么样的实惠?西安蓬勃发展了,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势必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经济的繁荣会带来工资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多,同时城市的环境更优美,服务更高效,社会保障也会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实现公共服务的档次的规模和水平。如医疗方面会有一些全球的高端医疗资源、甚至国际的高端资源进入西安,让老百姓享受高端的医疗服务;教育方面可能会带来国际上的学校设分校的机会,加强西安和国际学校的合作,使西安的学生有更多接受国际教育的机会;此外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建设,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样生活在我们城市的每一个市民都能够享受到西安这个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西安,凭什么成为国家中心城市?01.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
早在2018年1月9日,国务院就正式批准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月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一城市群发展正式定局。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山西省运城市(除平陆县、垣曲县)、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甘肃省天水市及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县、泾川县、崇信县、灵台县和庆阳市区,国土面积10.71 万平方公里,2016 年末常住人口3863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9 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2%、2.79%和 2.14%。
到2035 年,城市群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西安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显著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至此,关中平原城市群正式成为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西安正式成为第9个国家级中心城市!
关于城市群的规划,不再细讲。与其他城市群相比,关中平原城市群在全国处于什么位置?
笔者之前对中国的城市群格局做过梳理,在 “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19个城市群中,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京津冀坐镇华北,长三角主导华东,珠三角辐射华南,中部及长江中游支撑中部,成渝则覆盖西南,哈长城市群栖息东北,西北却少了引领者,区域的不均衡必须填补这个空白。
关中平原城市群,依托将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是整个西北的关口,也是西北地区的领头羊,未来也是带动整个西北地区的新引擎。
整体看,关中平原城市群是8个国家级城市群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少的城市群,与珠三角、长三角更是不在一个量级上。只有人均 GDP,关中平原要高于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因此,虽被评为国家级,但关中平原与其他城市群的差距显而易见,这也给了关中平原充足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