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陕西省又新增了一个国家级重大对外开放平台。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正式批复设立了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这是继郑州、青岛、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贵阳、杭州之后,国家批复的又一个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推进西安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陕西空中门户建设意义重大。
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批复,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7年来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结出的硕果。自成立以来,空港新城砥砺奋进,紧紧围绕临空经济这一发展重点,打好“航空特色牌”,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形成自身独特的“航空+”模式。
对标一流国际空港城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陕西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世界枢纽,也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站点。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既不靠海、又不沿边的地理区位却逐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所在。
“不沿海、不沿边,经济发展靠蓝天”,因此,大力发展航空,全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成了破解瓶颈的重要突破口。而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的空港新城,正在以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优势为陕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了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空港是其中的五大组团之一。既然是国家级新区,就要有新区的样子,就要在西咸、在陕西争当示范引领的‘火车头’。” 谈及“空港初心”时,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键告诉记者。
从那时起,空港新城就对标美国孟菲斯、荷兰史基浦、新加坡樟宜等临空经济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国际竞赛委托荷兰NACO 公司编制了总体规划,对标国内外一流枢纽城市,投入260亿元优化提升城市配套,按照国际化标准引进、建成枫叶国际学校,还签约引进了一批高端项目。
如今,从空中俯瞰空港新城,被称为“西北鸟巢”的保税物流中心、获得“鲁班奖”的航投大厦、 “西北第一跨”东航新机库、“空中丝路”商务引擎的空港商务中心尽收眼底,尽显空港的国际范儿、高品质。
“四个中心”齐发力争当示范引领“火车头”
从“空港初心”萌生的那天起,空港新城的发展就按下了“快进键”:“四个中心”齐发力,建设丝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打造一流国际航空枢纽和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国际航空服务业和航空高端制造聚集中心,总部集群初具,临空全产业链已经形成;建设国际会展、文化创意和总部积聚中心,打造丝路空中门户和大西安文化会客厅;建设生态和农业小镇示范中心,发展临空农业,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小镇。
“四个中心”的建设,也为空港新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客商,这些客商带着与“空港理念”吻合的项目落户空港,与空港共成长。
第三届丝博会上,空港新城成功签约9个项目,涉及航空物流、航空总部、生物医药和文化商贸等产业领域,总投资共342.4亿元。其中,绿地空港国际会展综合体、泾河湾生态休闲文旅度假区两个投资超百亿。立足陕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空港新城正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成为陕西示范引领的 “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