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中宣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在杭州举办文化贸易培训班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进会。会议公布了首批13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并举行了授牌仪式。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陕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标志着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再添国家级平台。会后,本刊对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杭洲进行专访,了解高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建设规划及宏伟发展蓝图。
成绩斐然:走出“文化+”特色发展路
杨杭洲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高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即按照“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的发展定位,重点发展以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手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内容、现代传媒、文化艺术等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按照园区化承载、龙头企业拉动、平台运作支撑、创新服务保障的工作思路,全力提升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除刚入选的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外,高新区已先后获批“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两个国家级基地。
据初步统计,截至2017年底,西安高新区文化贸易企业1600余家,其中在库的规模以上文化贸易企业51家,从业人数达到5万人,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约33%。区内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三大文化产业集群——数字出版及现代传媒产业、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现代设计及创意服务业已初具雏形。
数字出版及现代传媒产业主要依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数字出版业,包括手机出版、电子图书、传统出版数字化、数字动漫与网络游戏、网络教育、数据库出版六大业务板块。目前,灵境科技、易点天下、盛世网络、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荣信文化等一批区内知名企业纷纷发展壮大,推动着陕西省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其中,荣信文化、亿利达网络、华炎科技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出口文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