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专题

走出国门的“长安号”:陕西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抓手

时间:2018-01-31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务区首发

凸显优势的丝路经济带

西安市统计局最近发布的一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西安进出口总值533.65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301.80亿元,增长51.0%;进口231.85亿元,增长11.8%。陕西省商务厅一名官员对此解读称,“长安号”货运班列贡献明显。记者也注意到,西安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对外开放有了新突破”一节中,特别提及了“长安号”实现常态化运营的贡献。

除此之外不可忽略的是,“长安号”的开通为西安经济、贸易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此之前,西安“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内陆进出口贸易的劣势一直挥之不去。陕西省商务厅为记者提供了一个例子:不久之前,西安一家公司在蒙古国投资了一家烟厂,但全世界最好的烟丝产自津巴布韦,问题是津巴布韦货币不稳定,且管制较严。这名负责人就与陕西省商务厅对接,考虑在“长安号”的起点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保税区加工烟丝,然后通过“长安号”运往蒙古。

陕西省商务厅这名官员解读,上述建厂萌生了与沿海产业和贸易模式相似的迹象,而类似的模式此前在西安,甚至在陕西并不多见。西安产业转型和升级,则是“长安号”影响下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随着西安对外贸易深入,“长安号”正助力陕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史贵禄透露,荣民控股已经将注册资本金达30亿元的融资租赁公司放在“长安号”始发地西安国际港务区。而绿地集团等嗅觉极其敏锐的国际龙头房地产企业,也已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布局相关产业。

“长安号”开通后,对于西安这个内陆型城市来讲,其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和产业优势正转化为西安多年来力求的竞争优势。放在整个陕西层面讲,本世纪前10年,陕西发展重心或更为外界注意的是陕北的能源经济。但随着煤价和石油价格下跌,能源经济破灭,陕北成为陕西经济重要增长极充满了不确定性。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在陕西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开始突显。

对西安经济的提速来讲,“一带一路”是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契机。对此,上述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负责人分析,西安发出的货物,中途不停、不等、不拆货,“长安号”将运输成本降低了20%,以此形成的物流大通道的重要环节,成为西安乃至陕西建设丝路经济带的重要抓手。

引领贸易往来新格局

2016年,“长安号”首个返程班列货抵达西安前夕,西安国际港务区曾经组织媒体到陕西省商务厅、口岸办、西安海关和铁路局等多个外贸相关部门调研采访。

当时西安在很多对外贸易的领域进展都是一片空白,更别说“一带一路”通关一体化的试水,甚至陆港规则的建立,都是从“长安号”开行开始的。

记者注意到,西安本土力推的一家“走出去”企业——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最早希望通过“长安号”实现与哈萨克斯坦在食用油贸易上的往来。随着合作的深入与“长安号”开车频次的增多,爱菊集团已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签订了150万亩的原料种植战略合作协议。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贾合义介绍,爱菊粮油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的农产品加工园,一期年加工30万吨的油脂厂已投产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园区将成为承接陕西乃至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分厂、输出国内产能的重要园区。西安一名物流专家说:“北哈州的农产品加工园为西安对外贸易、西安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方向。”而这背后,能搭上“长安号”,是这个园区设立的要因。

西安国际港务区有关人士透露,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等企业也计划通过“长安号”从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粮油产品。而西安政府层面的期望是,将西安打造成粮油集散中心,辐射全国粮油加工贸易企业。“长安号”开行不久,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副总经理代汉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长安号”刚开行,就有外贸企业电话咨询,班列为企业搭建的国际贸易和物流平台作用非常明显。

陕西一家肉类企业的总经理朱维敬也很忙。2017年整个5月上旬,西安港进口肉类口岸、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安海关和西安国际港务区都在协调朱维敬一单50吨肉品的进口事宜。几天之后,这个“西安港”首单从西班牙进口的50吨肉品,将运抵西安港进口肉类口岸。检验检疫合格后,6月就摆上西安人的餐桌。朱维敬说:“通过‘长安号’进口肉类口岸运营后,可以在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时采购运抵西安,平抑市场波动。”肉类等口岸的开通,也被解读为西安新的贸易往来前进的迹象。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