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专题

走出国门的“长安号”:陕西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抓手

时间:2018-01-31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任晓彤

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仓库中省级成品油脂储备区

西安港:丝绸之路上的无“水”之“港”

记者梳理发现,“长安号”与其背后的陆港模式,一定程度上引领着陕西另一种贸易方式。其实无论西安还是陕西层面,对于“长安号”的期望绝不止于货物的往来。依托现有的陆港功能和“长安号”开放通道让本土企业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将产区和消费区对接起来,才是西安乃至陕西接下来的重点指向。

备受瞩目的中欧班列编组

行驶过彻日大风呼啸的新疆阿拉山口,越过国界,再向西行约300公里,就是阿拉木图。对多数久居中国中东部的人来讲,阿拉木图还是贾樟柯《山河故人》电影中偶然一现的中石油进驻、开展业务的一个中亚城市,但在“一带一路”倡议确定后,“阿拉木图”频频出现在中国的报道中。阿拉木图是中欧班列进入中亚最重要的“节点城市”。同样,西安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支点。目前绝大多数中欧班列都经过西安。一个不可绕过的话题是——中欧班列的整合编组。

2017年5月13日下午,第1000列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驶出。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全国各地始发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612列,增长158%。中欧班列运行线51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28个。期间的重复、空载与可能的恶性竞争,都指向未来中欧班列的编组。

西安当地一名物流专家称:“开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有望整合,形成一条中欧快运干线,而“长安号”有可能承担连接中亚、欧洲的主要干线之责。”在“长安号”班列的运行中,2016年3月26日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天。当天,云集西安的各省市负责人,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等候载着2000多吨哈萨克斯坦进口油脂的“长安号”回程班列抵达。这趟回程班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长安号”不仅实现了中国产品海外输出,也将国外产品引入了国内。这意味着,“长安号”正式实现“有来有往”,陕西真正开始融入世界经济。

多少年来,陕西一直将“地处中国几何中心”作为其交通、物流优势的一个标签,而在大部分的贸易中,西安只是充当了“过路财神”的角色,货物、仅从陕西经过,对于带动地方发展没起到大作用。而“长安号”则可能改变这一切。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是:“长安号”开通一年之后,西安国际港务区倡议成立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内陆港行业的唯一全国性行业组织。期间涉及的内陆港、无水港规划、水运港口与内陆港联动等贸易规则亟待建立。

一个复杂而经典的案例能检验、试用诸多法律的漏洞与实用性,乃至推动新的律条的建立。“长安号”的开行,除了推动西安对外贸易,很大程度上倒逼了这个区域贸易规则的建立,乃至中国陆港规则的形成。陕西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王宏伟曾分析称,过去中国是世界贸易规则的执行者,而随着铁路陆运在亚欧大陆的铺开,中国总结的经验必将成为国际陆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