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论坛>>西部观察

我对炎黄文化的认识

时间:2018-07-19 来源:西部发展论坛 编辑:王星苑(实习)

黄帝像

而华夏民族的形成历史则更为久远,历代学者做了大量考证研究,积累了丰厚的文献资料。近代在这方面的工作成就尤为显著,陕西在考古发掘方面的众多事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63年,中国科学院通过大量普查,在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子村两地发现了三颗原始人类牙齿和一块直立人的下颌骨化石以及一部分有人工打制痕迹的石器。后又经勘查还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一个人头盖骨,成为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发现的中华民族生命起源最古老的例证,被命名为“蓝田猿人”,距今约有 110多万年之久。

蓝田公王岭一代厥土黄壤,在远古时期生长着茂盛的黑松林和深厚的绿色植被,为原始人类“构木成巢”“采摘而食”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许多原始人群在采摘、狩猎的接触中,逐渐融合扩展为大人群。从公王岭往西十余里的华胥庙,是原始人活动的见证地,传说这是后人为纪念华夏人始祖华胥所建立的庙宇。相传她踩雷神脚印后生伏羲和女娲,成为华夏民族生命延续的伟大母亲,开创了中华文明史的基业。

据考古发现约至今8000到9000年前后,关中和汉中地区即出现了早期农业氏族公社,一些部落沿着河流或近水阶地定居,这是陕西发现最早的农业文化遗存。在关中平原西安近郊还发现另一处遗址,即半坡遗址,系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又一见证,距今约有6000余年,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此时已进入繁荣的母系氏族阶段,现保留的村落遗址和大量陶器等物品,对研究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而榆林市神木市石峁遗址,经专家考证,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中国北方之中心。有学者推测这里可能是黄帝的首府昆仑城,面积达425万平方米,该石城的存在超过300年。1976年西北大学教授戴应新开始进行考察,后经陕西和北京考古队分别进行了勘测发掘,于2006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被列为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和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

石峁石城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座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城组成。内城墙体长约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存长约2084米,面积 425万余平方米;皇城台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为一座四面包围砌有护坡石墙的台城,依山势而建。几处石城分别被沟壑包围起来,形成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

依据清理出来的陶器和玉器以及结合地层关系分析,初步确定此遗址处于龙山中期或略晚,距今约4300年左右, 是当时的一座兴盛之城,毁弃于夏朝。

这里发现的房屋遗址、灰坑、石椁墓、瓮棺葬、陶器等文物十分丰富,而尤为珍贵的是玉器,包括刀、镰、斧、钺、铲、璇玑、璜、人面形雕像等。有的器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散落在海外,估计约有4000多件,现多收藏于欧美一些大博物馆。近年考古中发现了6件完整玉器,是考古者从石墙里发现的。上世纪 70年代,我国考古人员就曾从该遗址周围村民手中征集到玉器127件,但一直未能引起普遍关注,这些文物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除此之外,在石峁遗址下层地面还发现大量埋置的人头骨,其放置方位有一定规律,多为年轻女性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头人死后用人殉葬是通行礼俗,但此前用年轻女性头骨为石城奠基或祭祀活动仪式的却很少见。还发现了鳄鱼骨、纺织品等文物,也十分珍贵。此外发现的青铜武器,证明在4000多年前华夏民族就已具有了青铜铸造能力。

西部专题
名家专栏
西部动态
西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