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大西安追赶超越的破局
不得不佩服西安这一届市委、市政府的视野,特别是王永康书记的魄力,他在十九大上提出了西安发展硬科技的概念,并成功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其实,芯片就是硬科技的基础,有了中国制造的芯片,才会有中国自主的硬科技。
可以说,西安有底气,更有能力。如果将美国硅谷的发展史与西安对比的话,硅谷崛起的要素如科教资源优势、科技企业孵化、创新生态雨林等,西安并不匮乏,甚至远远优于硅谷。而在硅谷倡导的
包容创新的文化精神,更是西安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开放、大气、包容”已经成为了西安的城市精神。
与拥有斯坦福大学的美国硅谷相比,西安同样是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聚集地,63所普通高校,3000多个各类科研机构,60位两院院士,46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如此丰厚的科教资源全国罕有。此外,西安还有众多的军工研究所,军工技术全国排名第一,具备与硅谷早期同样的军转民要素,并已通过大量政策手段来促进军民融合,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军民融合领域创新改革。三星、美光、紫光等产业巨头早就布局西安,也为硬科技的市场转化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西安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过去三十年,中国依赖人口红利、对外出口、投资驱动等实现了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但是当下,中国的发展对于创新的需求显得越发迫切,科技创新将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追赶超越的陕西,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西安,特别是永康书记主政后推行的“行政效能革命”,都给硬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和氧气,而硬科技概念的提出和落地,也为大西安追赶超越提供了一个破局的机会。
目前举国发展芯片产业,西安的硬科技概念恰逢其时,良好的基础和环境,西安有可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甚至是芯片产业做出更大的成绩。
长安芯:科技金花的格局
要说如今科技圈什么最火,人工智能肯定是其中之一。而核心芯片则是决定一个新的计算时代的基础。从源头上掌控核心芯片架构将取得先发优势,对于取得一个新计算时代主导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谷歌、微软、亚马逊、IBM等全球科技巨头才纷纷投入巨资加速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目标在于抢占新计算时代的战略制高点,掌控人工智能时代主导权。
中国对于人工智能芯片产业高度重视。工信部正式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着重强调要在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几个领域率先取得突破。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36亿美金,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111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左右,增长迅猛,发展空间巨大。
2017年,金花集团研发出全球第一款集人脸识别、物体识别、动作识别、语音识别、思维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芯片,该芯片代表着人工智能芯片的最高核心水平,首次曝光即被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命名为“长安芯”。该芯片是世界上首款移动端人工智能芯片,可以广泛应用在智能终端产品内。现阶段智能手机、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POS、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行
业企业对该芯片非常感兴趣,且希望应用在下一代产品上。去年的11月8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金花集团现场与金立通信签约,双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联合布局人工智能手机未来市场。它的体积仅为2毫米×2毫米,而功耗小于0.1毫瓦,这将会解决目前很多可穿戴设备及智能设备的痛点问题,让可穿搭设备更加轻便易携,且待机时间会大大增长。同时“长安芯”即使在面部黑暗、头发颜色和面部表情变化的各种条件下也能够准确地识别面部,这也解决了以往因脸部姿态不确定而引起无法识别的痛点。
实际上,早在2012年,金花集团就专注于科技转型。自2015年起,金花集团连续三年举办AWE世界增强现实亚洲博览会和ARi增强现实创新大赛,促成AWE亚洲总部永久落户西安,成立中国增强现实产业联盟,率先开拓了“南有‘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北有‘西安国际增强现实博览会’”的新格局。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硬科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长安芯”是金花集团布局硬科技产业的优秀成果代表,金花集团将继续以“科技金花”为抓手,以硬科技为着力点,深耕实体经济,助推产业升级,为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文/吴一坚 金花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